價格飆升
最近一個月就漲了3萬
接下來就是錢的問題了,不過當記者聽到這個數字的時候,還是給嚇了一跳:16萬!2007年畢業于某文科院校的王東聽到記者轉述的這個數字也嚇了一跳:“這留京指標和房價的漲幅差不多啊。”王東說,當年他有同學才花了不到4萬元就買了個留京指標,“當時我們都勸他不要買,怕上當什么的,不過他還是義無反顧地買了,后來也真落下戶來了。”
王東說,當時他這位同學也是咨詢了幾個賣家之后才定下來的,三四萬的價格是當年的普遍價格,“沒想到才過了四年,這價格就噌噌地往上漲!”
這個賣家表示,任何時候都是市場決定價格,從3月到4月再到5月,價格都在加速上升。4月和3月相差2萬,而5月和4月相差3萬,“這不,留京指標縮減的消息又出來了,我們的價格自然也要提起來,畢竟更為稀缺了,不過別擔心,我們并不是很黑,也就提了一萬塊錢,大家掙錢都不容易。”
記者聯系的第二個賣家在價格方面有所松動,“理工科的13萬就可以辦下來,畢竟指標多一些,但是文科的就不太好辦,如果想辦的話,我們也得請示領導,估計需要16萬。”
當記者表示,如果多一些同學來購買的話,價格是不是可以優惠?對于這個問題,第一個賣家表示,團購自然可以優惠。第二個賣家則表示,他們的指標有限,團購也沒有那么多指標可以團,“我們僅剩下幾個指標了,想要的話,還是快點來買,不過如果是家庭拮據的話,還是不要辦理這個,畢竟錢還是挺多的。”第二個賣家還給記者打包票:“我們的戶口都是落戶在朝陽、海淀、東城、西城這四個比較好的區,而且都是央企單位,買房買車都沒什么問題的,而且我們不要求先付款,事辦成之后再打款。”當記者問如何保證辦成就能得到款項,對方回答說:“我們會有東西約束你的,跑不掉的。”
記者了解到,還有一些賣家要求先將3萬至5萬元存入對方的賬戶作為定金,雖然他們再三保證如果戶口未辦妥將全數退還,但是一旦發生糾紛,這種不光明的“地下交易”將很難維權。最終,這份沉重的負擔也會落在畢業生自己身上。
該去管誰
什么單位指標用不完?
人事科學研究院一位不愿具名的專家告訴記者,留京指標本是一個吸引人才而推出的一種措施。但隨著社會發展,該政策出現的問題也越來越多,指標交易就是其中之一。指標交易讓留京指標這一公共資源成了少數單位的牟利工具,在正規人才市場下的暗流,沖擊了正常的人才流動秩序。
智聯招聘高級顧問郝健也表示,大學生不必為了一個留京指標這么“興師動眾”,“只要是個人才,何必在乎戶口呢,再說了,現在戶口的概念越來越淡化了,還是要學好真本事,成為一個真正的人才。”
記者也咨詢了北京市人力社保局畢業生就業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對方表示這種方式不可取,“前兩年不還是有賣留京指標被判刑的嗎?奉勸學生們不要參與這種交易。”記者查詢到,市人力社保局還曾在媒體上表示,曾經派人在各高校監督這種倒賣指標戶口行為,一經發現,將立即取消公司的指標,并進行罰款等處罰。
新華社18日也發表評論說,進京指標(留京指標)調控人口總數的作用已不明顯,圍繞的爭議卻不少。甚至個別單位用不完的指標,就拿去當成奇貨可居的資源高價倒賣。這不僅影響人才的自由流動,浪費社會資源,還容易滋生權力尋租和腐敗。不要再把留京指標當成控制人口數量的手段,而是要作為人才引進的標準,為真正稀缺、急需的人才提供通道,把人才的流動,真正交給市場;同時,政府部門與其對人口進行計劃控制,不如把主要精力放在均衡發展和營造公平環境上,這才是解決大城市人口矛盾的根本之道。(記者于建)
來源:北京晚報 編輯:段若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