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藏公路林芝境內中斷
13日上午8時許,受持續降雨影響,川藏公路西藏林芝縣排龍鄉以東3公里處發生山體巖石垮塌,30余米路基被完全覆蓋,川藏公路交通中斷。
正在現場指揮搶通任務的武警交通四支隊參謀長劉萬林通過電話告訴記者,山體巖石垮塌還造成這一路段近60臺車輛、100余人被困,但無人員傷亡。目前,被困人員正在被陸續轉移至安全地帶。
劉萬林說,災情發生后,武警交通四支隊立即啟動了搶險保通應急預案,成立了由25人組成的“搶險突擊隊”,出動裝載機2臺,挖掘機1臺,緊急奔赴受災現場搶通道路,并對受災路段實行了交通管制。
劉萬林表示,由于受災路段處于臨江懸崖,且泥石流、塌方、滑坡、飛石隨時發生,搶通難度較大,具體通車時間尚無法確定。
武漢已發出交通預警
武漢市交管部門13日發出交通預警,預計14日起武漢將迎強降雨,部分路段漬水及雨水浸泡引發的路面破損將對交通造成影響,請駕駛員雨中行車注意降低車速,保持車距。
據氣象部門預報,14、15日兩天武漢將迎來強降雨,這可能是今年以來范圍最廣、強度最大的一場雨。武漢市交管部門預計,強降雨將使部分橋涵、地勢較低的路段出現漬水,部分路面經長時間雨水浸泡,易出現路面破損,對交通造成影響。
武漢公安交管部門已按惡劣天氣條件下應急工作預案,采取了加強備勤力量、落實交通標牌、備足施救設備等多項措施,并嚴密監視天氣變化,加強與城管、水務等職能部門的協調、聯動,積極應對各類險情。
強降雨已致105人死亡63人失蹤
6月3日以來,我國南方地區連續遭受兩次強降雨襲擊,部分地區發生嚴重的洪澇、滑坡、泥石流等災害。
13日下午,民政部通報,據國家減災委辦公室統計,截至13日10時,兩次災害過程造成105人死亡,失蹤63人,其中江西因災死亡13人;湖北因災死亡29人,失蹤10人;湖南因災死亡39人,失蹤21人;貴州因災死亡24人,失蹤32人。
中央氣象臺13日發布暴雨預警,新一輪強降雨過程將在長江中下游地區正式展開。目前長江中下游部分地區的中小河流、水庫已出現接近或超警戒水位,氣象專家提醒各地加強中小河流堤壩、病險水庫隱患排查和除險加固工作,注意防范可能引發的洪澇、滑坡、泥石流等災害。
預計未來24小時,重慶東南部、貴州東北部、湖北南部、湖南北部、安徽南部、江西中北部、浙江中西部、福建北部等地有大雨,其中,貴州東北部、重慶東南部、湖南北部、湖北東南部、江西北部、安徽南部、浙江西部等地的部分地區有暴雨。
針對長江中下游地區新一輪強降雨過程,國家減災委、民政部13日9時緊急啟動國家救災預警響應,同時向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廣西、重慶、貴州等11省(自治區、直轄市),以及合肥、福州、鄭州、武漢、長沙、南寧、成都等7個中央救災物資儲備庫發出緊急通知,提前部署強降雨過程應對工作。
長江中下游旱情持續緩解
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13日透露,受近期強降雨影響,長江中下游旱情持續緩解,全國大江大河水勢平穩。
國家防總辦公室副主任束慶鵬介紹,6月12日至13日,浙江南部、江西中部、福建北部、湖南南部及廣西百色桂林地區降了大到暴雨,江南、華南和云南等地降了小到中雨,前期旱區基本無雨。受降雨影響,太湖流域杭嘉湖區部分水位超警,超警幅度0.08至0.22米。13日8時長江三峽水庫水位145.50米,蓄水量173.97億立方米,長江中下游干流蓮花塘以下江段及洞庭湖、鄱陽湖水位緩慢上漲,日漲幅0.13至0.45米。
目前,全國主要江河水位均低于警戒水位,且較多年同期偏低,其中長江、淮河、珠江等流域主要江河水位較多年同期偏低0.74至7.10米。與歷史同期相比,全國大部地區降水偏少,黃淮西部南部、江淮、西南東部、華南南部及內蒙古中西部偏少三至七成。近期降雨有效緩解了湖南和江西的旱情,湖北、江蘇和安徽三省旱情部分緩解。截至6月13日12時統計看,長江中下游耕地受旱面積由6月2日高峰時的5695萬畝降至2788萬畝(作物受旱1652萬畝,其中重旱256萬畝),因旱飲水困難人數由高峰時的383萬降至120萬。
來源:京華時報 編輯:許銀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