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問:貨幣政策是否應持續發力
經歷了去年以來連續12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和5次加息,在眾多企業反映資金緊張的情況下,包括貨幣政策在內的宏觀政策的未來走向成為中國經濟的焦點問題之一。
“過去我們資金比較充足的時候,銀行主動找上來并提供優惠利率,今年情況反過來了,我們想要貸款,但發現又沒有那么容易了,給企業經營帶來困難。”工業閥門制造和出口商蘇州紐威閥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姚炯說。
“在國際形勢復雜多變、國內宏觀調控‘兩難’問題增加的情況下,中國經濟保持平穩較快增長,這說明中國的宏觀經濟政策的取向是正確的。”盛來運明確表示。央行連續加息從短期來看,會對一些企業的資金成本和經營帶來壓力。但是從中長期來看,有利于經濟可持續的增長。
在日前召開的經濟形勢座談會上,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強調,要堅持宏觀調控的基本取向不變,同時根據形勢變化,提高政策的針對性、靈活性、前瞻性,切實把握好宏觀調控的力度、節奏和重點。要堅持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社會融資總量合理增長。避免貨幣政策的滯后效應與多種因素疊加,對下一階段實體經濟產生大的影響。此外,央行最新數據顯示,6月份我國貨幣信貸均出現一定反彈。
“當前穩健的貨幣政策大方向不能變,節奏和力度上可以微調,建議觀察一下,不宜連續發力。同時應當認識到,貨幣政策只是穩物價措施的一個方面,還需要在增加供給等其他方面多做工作。”張曉晶指出。
對于當前企業反映的資金困難和勞動力成本上漲的壓力,張曉晶建議,可以采取對中小企業實施結構性減稅等積極的財政政策加以應對,也應當繼續推動經濟體制改革,放開更多行業的準入,拓展民間資金的生存和盈利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