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臟每年萎縮0.3克。

心臟每年萎縮0.3克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對45歲—85歲之間的人進行研究后發現,中年人的心臟肌肉平均每年會萎縮0.3克,直接影響到心臟的血液供給能力。每增長一歲,心臟跳動周期會加長2%-5%,血液供給總量下降9毫升。英國倫敦蓋伊和圣托馬斯醫院心臟病專家格拉漢姆·杰克遜指出,心臟萎縮導致人老后易患上高血壓,還可能導致貧血等其他嚴重問題。
保養守則:專家認為,運動時人的心率加快、心肌收縮加強,能讓心臟肌肉更強壯。專家指出,最好的鍛煉心臟方法是散步、做家務等日常活動,每天步行40分鐘,每周5次就足夠了。專家特別提醒,心率是判斷心肌是否得到加強的重要標準,適宜的有氧運動心率應不超過170。
二、大腦一生縮小15%。

大腦一生縮小15%
人剛出生時,大腦約重400克,青春期時長到1.4千克左右。但從20歲開始,它就逐步萎縮,一生中會縮小10%—15%左右。研究發現,大腦中縮小最多的,是控制思考、規劃以及記憶的額葉和顳葉部分。現代醫學猜測也許是因為大腦中的毒素沉積,或是腦細胞的正常再生與死亡導致它越來越小。
保養守則:保護大腦就要讓腦血管保持通暢,避免硬化和狹窄。專家表示,最好飲食清淡;避免頸椎的不良姿勢;還可多吃點酸性食物,或服用阿司匹林,以防止血小板聚集堵塞血管。此外,情緒對大腦的影響比食物更大。一些從事歌唱等藝術工作的人,即使到了80歲,大腦也明顯比同齡人年輕,腦回發達,這可能與通過歌唱宣泄出內心不良情緒有關;而平時焦慮、壓抑的人,大腦則會提前皺縮與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