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場另類”升任云南省委副書記:鐵腕仇和 為政有道
昆明人對仇和的感情復雜
除了“治吏”,仇和第二項得到昆明各界一致肯定的工作,是滇池水系綜合治理。仇和的第一句話是“滇池死,昆明亡;滇池清,昆明興”,第二句話是“治湖先治水,治水先治河,治河先治污,治污先治人,治人先治官”。轟轟烈烈的“河長制”就此出臺,仇和親自擔任盤龍江的“河長”,市長任寶象河的“河長”,其他30多條河,也由市委副書記、副市長、局長們分任“河長”。如今,滇池水質明顯好轉。
和治水相比,治堵則曲折得多。仇和來了之后,問了一個問題:“二環1年能不能修好?”在場的官員嚇了一大跳,他們原先匯報的,是3年修完。2008年10月,二環全面開工。昆明城東西南北任何一個方向,都是遍地挖坑、塵土滿天、噪音轟鳴,所有道路都因二環施工陷入令人絕望的擁堵中。當二環修通后,交通擁堵大大緩解,所有怨氣頓時消散,仇和贏得公信力和美譽度。
但暢通的日子只過了半年,2010年,仇和決定修地鐵,并且6條地鐵線同時開工。昆明一片嘩然。支持者認為,“二環經驗”證明了“長痛不如短痛”是對的,干脆一口氣把地鐵修完。反對者認為,這是典型的貪多圖快。
到昆明不久,植物學專業出身的仇和,一聲令下,1年,還是1年,要種300萬棵樹,每條人行道都要有3行樹,園林部門、城建部門的公務員,統統上街種樹去。2010年,昆明主城區綠化覆蓋率達40.53%,當年就圓了國家園林城市之夢。
眼下,所有昆明人都在擔心,仇和做得最好的整頓官員、治理滇池兩件事,會不會隨著他的離任出現倒退和反彈。2011年12月4日一早,仇和那篇充滿了對昆明依依之情和殷切希望的“告別演說”,登上了昆明所有媒體的頭版頭條,絕大部分媒體都把最大的贊美、最深的不舍送給了仇和。但個別媒體也登出不乏反思的報道,認為“昆明今后應注重休養生息”等。這兩類報紙,都有很多市民購買、閱讀。記者隨機采訪了多位普通市民,問對仇和離任有何感想。他們都不約而同地說了一句類似的話:“仇和這樣的官,不知道什么時候會再有。”
在江蘇,十年“叛逆式”改革
1996年12月,宿遷市成立不久,時任宿遷市副市長的仇和被派到轄下的沭陽縣兼任縣委書記。當時宿遷下轄沭陽、泗陽、泗洪三縣,數沭陽最窮。1997年以前,沭陽經濟排全省倒數第一。
沭陽百姓對仇和的政績評價最高的,是修通了縣里通往各個村莊的公路;對他的爭議記得最清的,是拆遷?!俺鸷屯煌?,拆到南關蕩,仇和手一揮,拆到沂河堆”;“拆了你別哭,沒拆你別笑,那是仇和沒看到”……后來,路修好了,仇和專門包了幾輛大車,把那些想告狀的百姓都拉著在路上跑,讓他們看看路修得怎么樣,他們也就沒了脾氣。路修好后,沭陽的經濟自然上去了。
“不換思想就換人”,這是仇和上任以來一直強調的。他用加任務的方式改變了官員的“鐵飯碗”思想,又用懲罰、曝光等方式改變了老百姓的懶散思想。2000年12月,仇和離開沭陽,回到宿遷擔任市委副書記、副市長。2001年2月任市長,8月又升任市委書記。直到2006年1月調到省里,他在這里干了5年多時間。
仇和在宿遷最富爭議的舉措,是賣掉了公立醫院、學校、幼兒園。據媒體報道,他曾說過一句話讓全國嘩然:“宿遷515萬人民所居住的855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只要可以變現的資源或資產,都可以進入市場交易。”2001年起,宿遷全市開始強力推行改革,公立醫院、衛生所、學校、幼兒園等紛紛變成民營。這就意味著,這些機構里的所有工作人員,都不能再吃“財政飯”了。
泗洪縣幼兒園的老師們在市委門前靜坐示威;沭陽縣中醫院數百位職工用大鐵鎖將門診部大樓鎖了3天;央視《焦點訪談》三次質疑宿遷教改醫改……面對壓力,仇和放緩了腳步,但并沒有停下。
對于仇和迎難而上的大膽嘗試和改革,2003年召開的江蘇省委十屆五次全會決議中曾明確寫道“允許和扶持宿遷市在不違反國家政策法規的前提下,采取更靈活的政策和做法,探索加快發展的新路子”。
宿遷市人民醫院改制后,私人資金注入,更新硬件設備,宿遷的醫療水平整體提升。不過,現在,宿遷正在建設新的公立醫院和公立學校,原先仇和“叛逆式”的改革正在逐步恢復正統。
來源:錢江晚報 編輯:許銀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