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僅37歲的烏蘇花拉的人生經歷了一波三折。
在上世紀90年代初,當一般工人的工資只有一兩百塊錢的時候,烏蘇花拉在內蒙古鄂爾多斯市伊金霍洛旗毛紡廠就能領到三四百元的工資。但是,毛紡廠在2000年的時候已經發不出工資,烏蘇花拉成了一名下崗工人。
日子越過越難,起初烏蘇花拉做起了服裝生意,但由于經營不善,不久就倒閉了,2004年她又加入了一家保險公司,沒有底薪,只有簽到保險單才能拿到提成,不善言語的烏蘇花拉已經兩年沒有從保險公司拿到過一分錢了。
烏蘇花拉和女兒、母親只能在外租房住,換過好幾個房子。母親在2004年的時候癱瘓了,需要不斷看病吃藥,年僅10歲的女兒還在上學,“上有老下有小”讓烏蘇花拉感到莫大的生活壓力。好在這一年,當地全面開展義務教育,讀三年級的女兒學費全免,因此沒有落下學業。不僅如此,因為烏蘇花拉是蒙古族,女兒在學校的伙食費也由學校減免一半,這讓烏蘇花拉每個月又減輕了200元的支出壓力。更讓烏蘇花拉欣慰的是,伊金霍洛旗政府還提出,如果烏蘇花拉的女兒能考上中專,將每年給她1650元的生活補貼;如果考上本科,則是一年7500元的補貼;如果以后繼續讀研究生,這個數字將漲到1萬元。
2006年的時候,烏蘇花拉的母親不得不住進了醫院,這一次,她花了6300元,這對于下崗的烏蘇花拉而言是一筆巨大的數字。因為是少數民族,政府為烏蘇花拉的母親代繳每年30元的醫療保險,由此這6300元的住院費給報了6000元?!皼]有這個醫療保險,就快要熬不住了?!睘跆K花拉說。
2007年,烏蘇花拉家的生活開始有了點起色。這一年,伊金霍洛旗政府舉辦了“老年人幸福工程”,規定每位60周歲以上的少數民族老人每個月能領取50元的補貼。與此同時,烏蘇花拉家被劃為低保戶,每個月能領上270元的低保金,這個數字后來漲到了580元,使烏蘇花拉家的生活開始有了保障。就在同一年,農民養老保險政策出臺,年滿60歲的老母親一次性交3400元就可以領取每個月200元的養老保險,伊金霍洛旗政府配套出臺了殘疾人扶助工程,烏蘇花拉的母親只要繳納一半的費用,也就是1700元,就能享受到養老保險政策。老母親的生活費有了保障,小女兒的支出減少了一大半。
到了2008年8月,伊金霍洛旗園林局招聘90名保潔人員,優先招聘下崗困難職工,烏蘇花拉從此到園林局上班,從事環境保潔工作,她開始每個月能拿到680元的工資。到了2010年,工資更是提高到了1200元。烏蘇花拉高興地說:“自己也漸漸地可以攢下些積蓄了。”
房租曾經是烏蘇花拉一年最大的花銷,在外租房子的時候,一年得交5000元到1萬元的房租,最多的時候4年就付出去了3萬元,這讓收入較低的烏蘇花拉感到十分吃力。2010年2月,伊金霍洛旗阿勒騰席熱鎮建起了一批保障性住房,家庭困難的烏蘇花拉順利地住進了48.7平方米的新房,一年只要600元的房租,加上718元的取暖費、480元的物業費和600元左右的水電費,烏蘇花拉2010年租房子只用了不到2400元。
收入在漸漸增加、支出在漸漸減少,烏蘇花拉家的日子開始漸漸好起來。記者到烏蘇花拉新家的時候,她熱情地一件一件擺出了蒙古族傳統的奶酪、茶酥餅子、糖果、酥油和一籃子香蕉蘋果招待客人,并給記者倒上了熱氣騰騰的奶茶。她說,今年過年已經置辦了近千元的年貨,還準備給親友也帶點。
烏蘇花拉說,她的新年愿望就是目前的生活能穩定下來,那樣日子就好過了。
來源:新華網(記者 張云龍 林超) 編輯:寧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