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公民道德建設不斷邁出新的步伐,社會道德風尚發(fā)生了可喜變化,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與體現(xiàn)時代要求的新的道德觀念相融合,正日益成為我國公民道德建設發(fā)展的主流。
崇尚模范,榜樣力量塑造民族之魂
他是一名普通工人,擔任采場公路管理員,累計為企業(yè)獻工1500多天;他是一位黨齡超過30年的共產(chǎn)黨員,近20年來為失學兒童、受災群眾捐款12萬余元,救助困難學生近200名;他是新時期的“活雷鋒”,年過半百卻堅持多次無償獻血,挽救了許多人的生命。
這就是第三屆全國道德模范候選人郭明義。“人人都管事,世上無難事。”正是這樣的信念,讓郭明義無私奉獻,樹立起新時期公民的精神標桿。
時代前進需要健康向上的道德風尚來引領,社會發(fā)展需要道德楷模的力量來推動。
在我國經(jīng)濟體制深刻變革、社會結(jié)構(gòu)深刻變動、利益格局深刻調(diào)整、思想觀念深刻變化的新形勢下,人們的道德觀念也呈現(xiàn)復雜多變的特征。
通過評選表彰,樹立一批來自基層、來自群眾的道德模范,用他們的先進感人事跡感召群眾,有利于把社會主義道德觀念傳播到千家萬戶,在全社會樹立起鮮明正確的價值導向。
2007年7月,在黨中央頒布《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6周年暨第5個“公民道德宣傳日”到來前夕,中央文明辦、全國總工會、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lián)共同發(fā)起評選表彰全國道德模范活動。
當年金秋,首批53位“全國道德模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受到隆重表彰。這些普普通通的公民,以實際行動踐行著社會主義榮辱觀,在“助人為樂”“見義勇為”“誠實守信”“敬業(yè)奉獻”“孝老愛親”5個方面感動著世人,感動了中國。
2009年,第二屆全國道德模范評選表彰活動舉行,從全國近3萬名候選人中共評出55名全國道德模范,262名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獲得者。他們同樣以平凡無私的舉動,創(chuàng)造了不平凡的感人事跡,傳遞著人間溫暖,傳遞著善行的力量。
兩屆道德模范評選,100多位全國道德模范。叢飛,文花枝,洪戰(zhàn)輝……時至今日,他們當中的很多名字依然深深印刻在人們心中。
第三屆全國道德模范評選表彰于今年3月正式啟動,共確定正式候選人317名。在他們身上,集中體現(xiàn)了中國人民的優(yōu)秀品質(zhì),集中表達了人民群眾的道德追求,集中反映了社會進步的時代潮流,令人感動、催人奮進,給人以力量和鼓舞。
榜樣力量,感召千秋。如今,神州大地已經(jīng)形成了學習道德模范、崇尚道德模范、爭當?shù)赖履7兜臒岢保瑯淞⒘酥獦s辱、樹正氣、促和諧的良好風尚。
志愿服務,奉獻精神閃耀中華大地
“真沒有想到,總書記親自給我們回信了!”今年5月13日,正在青海省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支教扶貧的張振東,收到了胡錦濤總書記的回信。這位北京大學教育學院研究生、第十二屆研究生支教團團長手捧來信,驚喜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