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退耕還林栽了39畝地的杏樹,今年杏核一項就能收入6萬元,相當于這些地種糧時5年的收入。”日前,內蒙古通遼市庫倫旗扣河子鎮葦子溝村農民許殿儒高興地對記者說。
據了解,葦子溝村坐落在扣河子鎮中部的群山中,2002年國家實施退耕還林工程,鼓勵農民把不適合耕種的坡地退出來栽種適宜的樹木,改善生態環境,并按每畝地每年160元的標準給退耕還林戶發放補貼。這讓許殿儒找到了致富機會,他帶頭響應號召把自家的39畝山坡地退出來栽上優質仁用大扁杏。經過許殿儒的精心撫育管護,杏樹逐漸長大并進入盛果期,今年還沒等杏成熟,就有客商以每公斤11元的價格把杏核訂購了。近年來,葦子溝村借助國家實施退耕還林工程的機遇,引領村民把靠天吃飯、產糧低的山坡地全部退耕栽植優質仁用杏,實現了山坡增綠農民增收。目前,這個村杏樹面積已發展到3728畝,全村220戶875口人每年杏樹一項就增收100多萬元。
來源:正北方網 編輯:張少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