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智能調度,提升惠民服務
——讓鄭州快速公交實現“通了一條道,活了一座城”
如今,建設數字城市,對于服務民生、提高人們生活質量和建設服務型政府已經產生深遠影響。
交通擁堵是困擾不少城市的難題。然而,鄭州公交系統借助于數字城市平臺,實現了GPS智能化調度,在很大程度上化解了這一難題。
記者在鄭州中原路內環站公交車調度室看到,通過GPS智能調度系統,調度員只需輕點鼠標,就可以查看到各路段擁堵情況、每輛快速公交的時速、車內乘客人數等信息。
“快速公交行駛的是專用通道,我們一旦發現交通擁堵,車內乘客數量增加,我們隨時可以增發車輛。”鄭州市公交總公司快速公交公司黨委副書記華麗告訴記者。公交數字化大大節省了人們的出行時間。對1.2萬名市民的調查顯示,六成市民認為乘坐快速公交出行時間節省了10到30分鐘,近一成市民認為節約30分鐘以上。
“在開通快速公交專用車道前,我們擔心‘通了一條道,堵了一座城’,但智能化的調度,實現了‘通了一條道,活了一座城’,我們出行方便多了。”市民梁云驕傲地告訴記者。
促進行政公開,構建陽光政府
——讓土地交易、房地產開發在公眾監督下運行
依托數字城市建成的電子政務服務系統,加強了政務服務提供者與使用者之間的溝通、互動,也為公眾監督政府行政行為提供了新途徑,對促使行政公開、構建陽光政府發揮了重要作用。
以數字太原平臺為基礎,太原國土局開發了基準地價查詢系統,將基準地價發布在政府網上,并提供用戶查詢窗口,提高了基準地價的公眾透明度。在太原市國土資源信息中心,記者在電腦屏幕上看到,以某段路的交叉口為中心做一個緩沖圓,圓形蓋過的土地信息都能以列表的形式表現出來。
“基準地價查詢系統的開通,讓所有土地相關信息一覽無余,不僅規范了土地交易市場,而且對打擊囤地和捂盤惜售等現象產生積極作用。”太原市國土資源局局長張寶玉說,“今后我們還將進一步公開土地和商品房供應信息,促進房地產市場公開透明。”
全面推廣應用,推動電子政務
——力爭“十二五”末完成全國地級市的數字城市建設
日前,中共中央第十七屆五中全會通過了《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建議》明確提出,加強重要信息系統建設,強化地理、人口、金融、稅收、統計等基礎信息資源開發利用。以信息共享、互聯互通為重點,大力推進國家電子政務網絡建設,整合提升政府公共服務和管理能力。
“現在,國家測繪局正緊緊抓住數字城市建設這個‘牛鼻子’工程,在全國范圍全面推開數字城市建設。”國家測繪局副局長宋超智表示,今后一個時期,將每年遴選30至50個城市,納入數字城市推廣計劃,力爭到“十二五”末基本完成全國地級市和部分縣級市的數字城市建設,逐步實現國家、省、市地理信息資源的上下貫通和橫向互聯,基本建成由“一個網(全球衛星定位綜合服務網)一張圖(國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圖)和一個平臺(國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臺)”組成的數字中國。
據介紹,國家測繪局還將繼續積極推動城市測繪部門同相關部門的合作,加快城市地理信息交換中心建設,著力建立測繪與土地、交通、林業、水利、民政、公安等部門的信息共享機制,形成分工明確、相互配合的地理信息數據獲取和更新機制,在城市地理信息數據庫的基礎上,建成統一、權威、標準的城市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臺。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編輯:鄧京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