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發展方式轉變
日本野村資本市場研究所高級研究員關志雄:中國“十二五”規劃的最優先課題是“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包括需求層面從投資、出口到消費的轉換,產業結構層面從第一第二產業向第三產業的轉換,生產方式層面從主要依靠增加投入的粗放型到以提高生產率為主的集約型的轉變。
韓國“中國政經文化研究院”理事長李映周:中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并不容易。相信中國政府與人民一定能戰勝困難、在短時間內實現結構的變化。這種從以往依靠出口和投資的經濟政策到擴大內需的轉變,可謂正當其時。
蓋拉茨:中國經濟發展正處于結構大調整的關鍵時刻,提振國內消費很可能是執行中國“十二五”規劃的關鍵因素。中國經濟必須走出過度依賴投資和廉價勞動力的模式,中小企業、服務業、私營企業的發展應得到進一步刺激和鼓勵。
法國《歐洲時報》執行社長張曉貝:中國政府應著重考慮如何從強調經濟發展到轉而強調社會公平公正,如何從主抓經濟建設的領導型政府轉型為公共服務型政府。
中國和平發展之路
比利時國際關系皇家學院研究員托馬斯·雷那爾:中國的和平發展應當意味著中國以和平的方式融入世界秩序,與世界上的大國、小國達成默契。從某種程度上說,中國做到了這一點。
俄羅斯伏爾加格勒國立大學中國問題專家阿爾卡季·謝列布里亞內:中國政府在制訂政策時總是深思熟慮,致力于發展國家經濟、促進社會和諧,提高中國在世界上的地位。
侯培水:中國政府“以人為本”的政策得到海外華僑華人的肯定。最近中國政府撤離動蕩地區中方人員的行動取得顯著成效。此舉不但受到國人的肯定,也使中國國際地位得到提升。
來源:新華網(記者:丁淵、趙焱;參與記者:姬新龍、繆曉娟、趙宇、劉麗娜、吳谷豐、馮武勇、劉鵬、彭夢瑤、魏良磊、郭倩、焦宇) 編輯:孫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