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省委書記趙洪祝
過去的5年,浙江文化大省建設突飛猛進,文化體制改革取得突破性進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蓬勃發展。“十二五”時期,浙江如何在文化大省建設中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全國兩會召開前夕,記者采訪了全國人大代表、浙江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趙洪祝。
記者:追求創新是文化的魅力之源。浙江經濟發展充滿活力,有目共睹,這幾年在文化創新方面有哪些亮點?
趙洪祝:文化貴在創新。近年來,我們持之以恒地推進文化體制改革,制定了明確的改制“路線圖”、“時間表”,文化領域的改革創新取得了豐碩成果。出版領域的轉企改制基本完成,全省20家出版社、79家發行單位分別有18家和77家完成改企;浙江日報報業集團和《求是》雜志聯合重組紅旗出版社,實現了新聞出版領域跨地區、跨媒體資源整合;浙江省曲藝雜技總團、浙江歌舞劇院、浙江話劇團率先轉企,文藝團體的轉企在全省推開;以“華數”為主體,構建全省統一的有線數字電視發展平臺正積極進行,杭州成為全國三網融合的12個首批試點城市之一;浙江華策影視上市,成為中國電視劇第一股;宋城旅游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上市,成為中國旅游文化演藝第一股;動漫產業發展勢頭良好,杭州已發展成為中國的動漫之都。“十二五”時期,我們要充分發揮浙江優勢,推進文化各個領域的改革創新,進一步增強文化發展的活力。
記者:浙江的民營企業對經濟發展貢獻巨大,在文化發展中,民營企業發揮著怎樣的作用?
趙洪祝:浙江的民營經濟特別發達,民間資本非常充裕,人民群眾興辦文化熱情很高,這為浙江文化建設提供了良好條件。近年來,我省積極鼓勵和支持民間資本和社會力量進入文化領域特別是文化產業領域,民營文化產業逐漸成為全省文化產業發展的一大亮點,涌現了橫店集團、宋城集團、華策影視、中南卡通等一批在全國或全省有較大影響的民營文化龍頭企業。下一步,我們要積極引導和鼓勵民營企業參與國有文化單位改革和經營性文化單位轉企改制,鼓勵民營資本投資發展文化產業,繼續扶持現有大型民營企業集團做大做強,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龍頭文化企業,調動民間資本參與文化建設的積極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