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貸款釋放穩健信號,滿足發展不必擔憂
政府工作報告在談到2011年的貨幣政策時指出,廣義貨幣增長目標為16%。代表委員認為,從這一指標可以看出,今年貨幣政策繼續向常態回歸,向市場釋放穩健信號。
“與過去兩年相比,今年貨幣增速和信貸投放相對較低,有利于引導市場回歸到穩健的貨幣環境中去。”全國政協委員、經濟學家李稻葵認為。
過去兩年,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實施了適度寬松貨幣政策,加大了貨幣供應和信貸投放量。基于調控考慮,去年底中央宣布,2011年中國將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
“確定這樣一個規模,是更好處理保增長、調結構、控通脹間關系的體現。減少信貸增量、降低貨幣投放速度,將有利于調控物價、抑制資產價格泡沫。”郭松海說。
“如果能保持規模,也是不低的,依然高于金融危機之前我國年均三四萬億元的新增信貸規模。”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認為,對于這樣規模的信貸投放,仍然可以滿足經濟發展,市場沒必要太過擔憂。
9000億元:赤字力度回調,“積極”基調不改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年將安排財政赤字9000億元。相比2010年10500億元赤字,“赤字的減少透露出這樣的信號,說明今年財政政策的擴張力度會有所收斂。”賈康委員認為,與金融危機剛開始的兩年相比,當前我國經濟形勢日趨向好,經濟內生動力日趨增強,在這一背景下,積極財政政策的擴張程度將減弱。“當然‘積極’仍是政策的基調,一定規模的赤字,說明政策仍然是積極的姿態。”
“之所以還保持一定規模的赤字,是因為在以下工作中還需要國家財政的大力支持。4萬億元投資安排下去后的后續配套項目、1000萬套保障房建設等民生投入,都需要財政繼續給力。”全國人大代表、河南省財政廳廳長錢國玉認為。
財政部部長謝旭人明確指出,2011年將繼續加大教育、三農、醫療、保障性安居工程的財政投入力度。“這些領域,也必將是財政投入的著力點。”錢國玉說。
來源:新華網(記者:謝登科、王宇、陳玉明) 編輯:孫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