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1月開始,中國打出“穩物價”組合拳。財政部、民政部著手對低收入家庭發放臨時生活補助;工商總局要求嚴厲打擊農產品市場中的囤積居奇、哄抬價格等行為。
張立群認為,今年中國農產品面臨的新漲價因素不多,上漲壓力也不會很大,此前被認為會影響糧價的干旱問題也有了明顯緩解。“今年糧食價格可望基本穩定”。
全球流動性過剩不僅造成國際大宗商品價格的上漲,讓新興市場國家面臨較大輸入性通脹壓力,還將使熱錢加速流入這些國家,加劇其流動性過剩,從而進一步加大通脹壓力。
不過,張立群認為,中國面臨的輸入性通脹壓力并不大。國際大宗商品價格的上漲與去年相比明顯較低。主要新興經濟體由于復蘇較快而面臨較嚴重的通脹問題,去年以來都采取了相應調控措施,因而今年對大宗商品的需求會弱于去年;發達國家經濟恢復的基礎并不扎實。這樣的國際經濟形勢并不支持大宗商品價格大幅上漲。
為回收市場上的流動性,最近5個多月,中國央行先后五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三次上調利率。目前中國的存款準備金率已處于19.5%的歷史高點。
“就是要在最早的時機,以最快的速度,用最大的力度回收市場流動性,以便為全年物價調控打下堅實基礎。”中國人民銀行濟南分行行長楊子強連用三個“最”分析央行調控物價的決心。
他認為,隨著中國貨幣政策回歸穩健,市場流動性將由過剩回歸常態,這對于物價調控將起到積極作用。
溫家寶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了穩定物價的五項舉措:有效管理市場流動性;大力發展生產;加強農產品流通體系建設;加強價格監管;完善補貼制度。
分析人士認為,這一系列有力措施將為中國實現今年通脹調控目標提供有力保證,也體現了政府穩定物價、防止發生“惡性通脹”的信心和決心。
來源:新華網 編輯:馮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