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9日9時,十一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在梅地亞中心多功能廳舉行記者會,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齊驥、房地產市場監管司司長沈建忠、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住房保障司司長馮俊就“保障性住房建設和房地產市場調控”的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的提問。
[新華社記者]:我有兩個問題。第一,關于房地產市場調控的,我們都知道,房地產市場調控其實涉及的因素很多,比如稅收、土地、資金,其實說實話,我們都認為,住建部可能更多的作用是在于監管和信息中樞的作用,請齊部長從住建部本身的職能來談一下,結合一下政府工作報告當中提出的房地產調控要加強長效機制的建立這一塊來談一下,下一步住建部應該如何作為。第二,剛才您提到,住建部已經在構建一些制度、政策來吸引社會資金參與到公共租賃房建設當中,請您具體談一下這個政策是個什么樣的情況。
[齊驥]:涉及到房地產市場調控,這是社會廣泛關注的。在去年國務院下發的一些市場調控的文件,也包括今年1月份國務院辦公廳下發的1號文件當中,對加強市場調控都提出了明確的要求。最近按照國務院領導的要求,我們也就如何貫徹落實和監督今年國辦1號文件進一步加強市場調控的職責、任務,做了一些部門分工的建議。
我想,從市場調控總的看,第一,要緩解住房的供需矛盾。在緩解供需矛盾當中,一是要增加普通商品住房的有效供給,二是在需求當中剔除那些不合理的住房需求,使得增加的住房供應的這部分,能夠絕大部分去滿足合理的需求,這是我們在調控當中要努力做到的。對于增加供應來講,我在這兒給大家報一下,2010年全國新開工建設商品住房將近13億平方米,這是一個大家應該關注的數字,在需求不斷增長的同時,我們最近幾年特別是從去年開始,加大了普通商品住房的開工。目前全國在建的商品住房,包括前年甚至更早一些開工建設的商品住房,我這里面有一個數字,2010年全國商品住房施工面積超過了30億平方米。這是什么概念呢?就是去年大家認為房地產市場非常火爆的情況下,全國銷售了9億多平方米的商品住宅。去年開工了13億,在建的有30多億,所以我們樂于見到,隨著時間的推移,會有越來越多的住房推向市場,從增加供給的方面來緩解供需矛盾。
第二,關于需求的問題。最近幾年,需求持續走高,我們分析下來,這里不乏有一些從目前的情況看是屬于不合理的需求。有的購房者買到房子是為了解決自己無房住的問題,有的購房者買了房子是為了改善他目前住房條件很困難的情況,大家經濟條件好了一些,有希望改善住房條件的這種強烈愿望,所以他買房子是為了改善自己的需求。但是還有不少買房人,既不是為了解決他當前無處可住,也不是為了改善他的住房條件,可能這里面有的是考慮到通脹預期,為了增值保值,使自己的財富不縮水,還有的是想通過房地產的交易來得到一些利潤,這是當前一些不合理的住房需求。所以我們目前調控的重點就是要把這些不是當下馬上需要居住來購買房子的這部分消費者往后排一排。國辦今年1號文件當中規定,各直轄市、計劃單列市、省會城市和房價過高、上漲過快的城市,在一定時期內要限制本地居民什么樣條件、外地居民什么樣條件的購房,我們的出發點就是在這兒。眼下,短時間內,我們的供給不能完全滿足各種需求的情況下,提出讓暫時有限的供給去提供給那些最需要居住來購房的消費者。我想,這是我們當前調控的一個基本出發點。
來源:新華網 編輯:馮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