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大學生‘懷才不遇’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一些企業‘求賢若渴’卻找不到合適的大學生。”全國政協委員、重慶市餐飲協會會長嚴琦在討論政府工作報告時說,緩解大學生就業壓力,高校培養應“適銷對路”。
嚴琦委員說,大學生就業難有擇業理念問題,也有高校專業設置與社會需求脫節問題。目前各高校都在努力創辦“綜合性大學”,各類熱門專業遍地開花,但學生畢業時熱門專業大多成了就業冷的專業。
嚴琦委員認為,解決大學生就業難,首先要解決學校教學與企業需求脫節的矛盾,校企合作是學校培養企業需要的技能型實用人才的最佳途徑,依托當地或者全國知名企業,按照“依靠行業、貼近產業、適應市場”的專業建設思路,主動與行業企業聯姻,在實訓基地共建、培養方案共商、課程體系共構、專業師資共享、學生實習共管等方面,開展全面合作。
同時,嚴琦委員還建議相關部門和高校加強對未就業大學生的跟蹤服務,可以在大學生畢業一段時間以后,將未就業的大學生進行“回爐”,政府可對參與就業培訓和最終解決就業的企業進行適當的財政補貼。高校在大學生入學時就應將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念融入大學生整個大學學習生活中,引導大學生正確看待網絡虛擬世界和社會現實生活,找準自己的就業定位,做自己擅長的和喜歡的工作。
來源:新華網 編輯:馮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