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河南省鶴壁日報社社長姚菊泉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表示,解決危害農民健康的環境問題是改善和保障民生的迫切需要,必須引起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加強農村環保工作。
姚菊泉代表表示,要清醒地看到,農村生活污染、水源污染等還比較嚴峻,而工業污染、城市污染向農村轉移又加劇了嚴重程度。這些問題不僅嚴重影響廣大農民群眾身體健康,也制約可持續發展。
關于農村環保問題的原因,姚菊泉代表認為,一方面,農村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嚴重滯后,大部分農村鄉鎮都沒有污水處理設施,農村生活垃圾沒有得到有效的無害化處理,公共財政對農村環境保護和基礎設施建設投入不足,農村環境保護監管能力薄弱;另一方面,城市化、產業轉移,城市生產生活污染“下鄉”,工業污染向農村轉移,大量企業落戶臨近農村的工業園區,但環保處理設施相對滯后,成為影響農村環境質量的重要因素,加重了農村環境負擔。
姚菊泉代表說,城市環境的改善不能以犧牲農村環境為代價,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必須重視和解決農村環境問題。
姚菊泉代表建議,一是加大投入,針對農村環境基礎設施投資需求較大,而鎮、村無力投入,社會資本因回報率低不愿投入的實際,各級財政每年要安排一定比例的資金,按照各級財政扶持、地方配套、鎮村自籌的思路,增加對農村環保基礎設施的投入。二是重視農村環境保護的基礎設施建設。重視農村污水和垃圾無害化處理、農村改廁、改水及配套管網等基礎工作,建立和完善垃圾分類收集、運輸和處置系統。三是要關注農業污染的治理。要想方設法在更高層次上重建農業經濟循環模式,指導和幫助農民合理使用農藥化肥,積極采用生物農藥和生物防治技術,實現生態養殖,開發沼氣等再生資源。四是嚴格環境準入,從源頭防治農村工業污染。要制定出農村環境污染治理的相關規章制度,強化監管,加強集中整治力度,切實改善和提高農村環境質量。五是加強部門聯動。明確相關部門職責,環保、交通、建設、農業、畜牧、衛生、水利、林業等部門各司其職,圍繞影響農村環境質量的突出問題,認真履行職責,加大工作力度,有效推進農村環境的綜合整治。
來源:新華網 編輯:楊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