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把穩定作為“第一責任”
參加兩會的代表委員一致認為,穩定是發展的前提和基礎,是實現好百姓利益的根本保障。離開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與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人民群眾的利益就無從談起,人民幸福就是一句空話。
“國內外的一切歷史及現實經驗告訴我們,穩定是福、動亂是禍。今天的安定和諧大好局面來之不易,我們應該倍加珍惜。”全國政協委員丁廣治說。
“改革開放30多年是我國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最快的一段時間,也是社會環境最穩定的一段時間。社會穩定與人民幸福直接相關。”觀看完“復興之路”大型展覽后,來自全總界別的韓修國委員說。
從審查審議討論,到議案提案建議,“幸福”成為今年兩會的一個關鍵詞。網民紛紛將其稱為今年兩會“最振奮人心也是最令人憧憬的詞匯”。關于“幸福”的定義,代表委員從不同角度進行注解。
“現在人們都在談論幸福。幸福感的第一要義應該是安全感。只有國家富強、社會穩定,老百姓對自己的生活才有安全感,也才有幸福感可言。”全國人大代表、安徽省質監局總工程師程靜說。
代表委員們注意到,從“十二五”規劃綱要草案到政府工作報告,都特別強調了社會管理創新問題,以此作為維護社會秩序、促進社會和諧、保障人民安居樂業的重要手段。這讓全國政協委員、河北省農林科學院副院長王海波深有感觸:實踐證明,改革發展穩定是三位一體,改革是動力,發展是目的,穩定是前提。離開穩定,不僅改革發展無法推進,已經取得的成果也會喪失。所以,代表委員中的地方行政長官深感維護穩定作為“第一責任”的分量之重。
“和諧穩定是人民利益之所在,維護和諧穩定就是保護人民利益。穩定是我們走向更美好生活的基礎。”全國人大代表、湖北省委書記李鴻忠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