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15日由中國農業科學院、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共創的中國農業科學院深圳生物育種創新研究院揭牌暨與國際水稻研究所合作簽約、重大科研項目啟動儀式在深圳市會展中心桂花廳舉行。此舉標志著“中國農業科學院深圳生物育種創新研究院”(以下簡稱“研究院”)成立。研究院與國際水稻所舉行合作簽約儀式并宣布全球3000份水稻核心種質資源重測序項目正式啟動,這寓意水稻全基因組分子育種的全面展開。
當日上午,國家農業部、中國農科院、廣東省農科院、深圳市政府有關部門領導、華大基因相關領導及科研人員、近40家受邀媒體、現場300多位觀眾,齊聚一堂,共襄盛舉。一同見證了“中國農業科學院深圳生物育種創新研究院”的隆重揭牌。
中央候補委員、原中國農業科學院院長翟虎渠,國際水稻所所長羅伯特.齊格勒,農業部科教司副司長潘海平,農業部對外經濟合作中心主任楊易,農業部科教司推廣處調研員紀紹勤,農業部對外經濟合作中心展覽處處長李赤,廣東省農科院副院長陳棟,中共廣東省委常委、深圳市委書記王榮,深圳市人民政府市長許勤,市委常委、秘書長王毅,市委常委、副市長陳應春,市委常委、龍崗區委書記蔣尊玉,市政府副秘書長高振懷,市農業和漁業局局長何永志,市發展和改革委副主任吳優,市科工貿信委主任王學為,市財政委主任喬家華,市規劃和國土委主任王芃,龍崗區副區長熊小平,鹽田區領導,市事業單位登記局局長陳開多,市規土委濱海管理局局長邵亦飛,項目所在地大鵬街道書記、主任、副主任等有關部門負責人等出席了新聞發布會。
揭牌儀式由中國農科院副院長、深圳生物育種創新研究院院長王韌主持。儀式前,中央候補委員、原中國農業科學院院長翟虎渠致辭,他表示希望在深圳市委市政府的領導和支持下,通過有關單位的共同努力,一定會把創新研究院建設成為國際、國內交流的平臺,同時能夠為中國的生物育種、中國的糧食安全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接著,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院長汪建致辭,汪建院長強調,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在全球的農業和環境相關的基因組基礎研究的貢獻很大,我們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如果這個基礎研究的成果延伸到應用科學,延伸到育種領域去將徹底地改變世界農業發展的現有軌道、發展節奏和發展模式,這是一場革命,并表示了對未來發展的信心;國際水稻所所長Robert Zeigler在隨后的講話中認為,深圳研究院的創立是一個非常明確的信號,表明了中國政府為了進一步促進國際糧食安全所需要的設施表示大力的支持,我們支持中國在水稻研究以及水稻改良的其他工作起到領導的作用,尤其是中國積極參與了由國際水稻所牽頭的全球水稻協作組計劃,國際水稻研究所非常重視與中國農業科學院和華大基因以及其他中方合作伙伴的合作。
許勤市長發表講話并指出,生物育種在現代農業當中具有基礎性和關鍵性作用,生物育種產業也是具有廣闊發展前景的新興產業之一,是生物技術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推動農業科技創新,促進農業長期穩定發展,保障糧食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作為全國首個國家創新城市和全國生物產業基地,深圳市高度重視發展包括生物育種在內的生物產業,將其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并專門制定了生物產業的振興規劃和發展的產業政策,全力推動生物產業做大做強。
許勤市長還強調,十二五期間深圳特區將深入貫徹落實胡錦濤總書記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三十周年上的重要講話和出席深圳大運會暨視察廣東深圳重要講話精神,緊緊圍繞科學發展的主題和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主線加快創新發展,積極創造深圳質量,將大力發展生物等六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預計到2015年全市戰略性新興產業的規模將突破兩萬億,其中生物產業年銷售收入將達到兩千億元以上,這將為生物育種產業的發展提供巨大的機遇和廣闊的空間。同時,許勤市長認為,中國農業科學院是國家級的農業科研機構,華大基因是具有國際一流水準的基因科研團隊,國際水稻所更是全球著名的農業科研機構,這三者強強聯手,發揮各自比較優勢,共同推動生物育種技術的研究和生物育種產業的發展,必將大大提高我市乃至全國的農業現代化、生物育種產業的創新能力和發展水平,深圳經濟特區熱忱的歡迎像生物育種創新研究院這樣的農業科研的研究機構落戶深圳,鼓勵他們形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農業科技和生物農業的創新機構,深圳市委、市政府將提供最有力的支持、最優的服務,把創新科技研究院打造成為國際一流的生物育種創新高地和國際生物育種科技交流合作的重要平臺,以高精尖為特色,為我國現代農業和生物育種產業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接下來,中國農業科學院翟虎渠院長、中共深圳市委書記王榮共同為“中國農業科學院深圳生物育種創新研究院”揭牌,在現場300多位同仁的見證下,中國農業科學院深圳生物育種創新研究院正式成立。
在國際水稻所合作簽約儀式上,創新研究院副院長張耕耘在介紹雙方合作情況,他說,水稻是我國的主要糧食作物,我國水稻傳統的育種水平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水稻對我國的糧食安全作出了重大的貢獻,隨著水稻基因組研究的不斷深入,基因資源已經被列為21世紀的戰略性資源,對基因資源的挖掘和利用將是生物產業的主戰場。隨后在創新研究院院長王韌、國際水稻所所長Robert Zeigler代表合作雙方就合作戰略框架協議簽約。
隨著創新學院副院長黎志康鄭重宣布:全球3000份水稻核心種質資源重測序項目啟動!至此,中國農業科學院的技術儲備、人才團隊、國際合作等國家級的農業研究實力及綜合優勢將與華大基因研究院在基因組研究上的強大技術優勢結合起來,在創新研究院開展全球水稻核心種質的重測序及數據庫的搭建工作,包括對約3,000份水稻育種相關核心種質和約8,000份重要種質(總共超過10,000份)的基因組重測序和相應的數據庫搭建,并快速建立水稻核心種質的基因型和重要農藝性狀的表型數據庫,規模化發掘優良基因,突破水稻復雜性狀分子改良的技術瓶頸,加快高產、優質、廣適性新品種培育的進程,全面提升我國水稻分子育種水平。
參加此次活動的中國農科院領導有中國農科院副院長王韌、中國農科院辦公室主任劉繼芳、中國農科院科技局局長王小虎、中國農科院財務局局長史志國、中國農科院國際合作局局長張陸彪、中國農科院服務局黨委書記方宜文、中國農科院科技局副局長王曉舉、中國農科院人事局副局長汪學軍、中國農科院作物所所長萬建民、中國水稻所副所長胡培松、國家“973”項目首席科學家賈繼增、中國農業科學院深圳生物育種創新研究院副院長黎志康;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理事長、中國科學院院士楊煥明,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院長汪建,執行院長王俊,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行政總裁黃勝全,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副理事長龍岳華,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農業平臺負責人、創新研究院副院長張耕耘等。

(圖1:發布會現場)

(圖2:發布會現場)

(圖3:深圳市人民政府市長許勤出席新聞發布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