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主辦,深圳市人民政府支持,深圳市福田區人民政府和中國電子商會共同承辦的“入世十年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回顧與展望暨中國IT市場指數發布會”,于11月15日在深圳高交會前夕隆重召開。
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十年以來,我國電子信息產業快速發展。產業規模不斷擴大。2010年,我國電子信息產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7.8萬億元,比2001年增長5.4倍。實現工業增加值19441億元,比2001年增長6.2倍。產業地位不斷提高。2010年,我國電子信息產業工業增加值占全國GDP比重由2001年的2.5%提高到4.9%。2010年,電子信息產品制造業規模占全球總量30%以上,居世界第一。軟件服務業規模占全球的比重由2000年的1.2%提高到2010年的15%。主要產品產量大幅增長。2010年,我國彩電、微機和手機產量分別達到1.18億臺、2.46億臺和9.98億部,是2001年的2.9、25.6和12.5倍,占全球的比重達到47.8%、74.3%和73.4%,均名列全球第一。外貿規模不斷擴大、結構明顯改善。2010年,我國電子信息產品進出口總額達到10128億美元,是2001年的8.2倍;其中出口5912億美元,是2001年的9.1倍;占全國出口額的34.1%,比2001年提高9.7個百分點。在規模擴大的同時,我國電子信息產品外貿結構進一步優化,表現在一般貿易出口比重不斷提高,由2001年的8.1%提高到2010年的16.5%。參與國際競爭層次不斷提高。以2002年TCL收購德國施耐德公司為代表,我國電子信息企業開始在更高層次上參與國際競爭,由OEM、ODM、境外設廠轉向設立研發機構、國際并購和參與國際標準制定。目前,我國電子信息企業已在海外建立生產、研發基地超過500個。以聯想為代表的計算機行業、以海爾為代表的家電行業、以京東方為代表的平板顯示行業、以華為、中興為代表的通信設備行業紛紛加快了對外擴張的步伐。產業聚集效應初步形成。目前已初步建成專業門類相對齊全、產業鏈基本完善、基礎較為雄厚、結構不斷優化、創新能力不斷提升的產業體系,并形成了以9個國家級信息產業基地、40個國家電子信息產業園為主體的區域產業集群。對經濟貢獻不斷增強。2010年,我國電子信息產業上交稅金1750億元是2001年(263億元)的6.65倍,對國家經濟貢獻度明顯提高。2010年我國電子信息產業從業人員規模突破千萬,達到1152萬人,是2001年的3.5倍,占全國就業人口比例由2001年的0.45%上升到2010年的1.5%。
經過入世十年以來的長足發展,我國已成為全球的電子信息產業大國。為實現我國電子信息產業由大變強,今后應著力提升開放型經濟的質量和水平、加強創新與自主品牌建設、優化國際化經營的政策環境、集中有限資源突破技術瓶頸、倡導以技術和服務引領擴大內需、規范市場秩序以優化投資環境、堅持對等原則發展國際經濟。
會議還發布了中國IT市場指數,并對全國6家區域性指數監測站進行了授牌。中國IT市場指數是國家工信部委托中國電子商會負責實施、各相關地區電子科技街區共同建設并反映我國IT產品流通環節的銷售指數。此次發布的中國IT市場指數不僅顯示我國電子信息產品內銷市場平穩向好,有效拉動全行業穩步健康發展。同時強化了市場規范、行業自律和消費引導。
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楊學山、總經濟師周子學,深圳市人民政府許勤市長,中國電子商會會長曲維枝等領導同志出席會議并做了講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的負責同志,部分全國電子百強企業的分管領導同志參加了會議。
來源:高交會組委會 編輯:馮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