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果飄香,如今香不同。
走在瀟湘村,舉目都是果樹:巨峰葡萄、沙糖橘、紅肉蜜柚、紐荷爾臍橙,成片成片地。最好看的是橘林,綠油油的枝頭上掛滿了或青或黃的果實,透著光亮,散發清香。
村民張守忠在自家果林里撥弄著樹枝,枝頭的沙糖橘在他胸前跳來跳去,惹得采訪團的記者們紛紛跑過去看。“這些樹枝上結的果太多了,我把它們和粗一點的樹枝扎到一起。”老張說,果子都快垂到地上了,再不扎起來,樹枝會斷了去。我們問他:“種果樹比種田劃得來些吧?”“劃得來多啦!”他聲音有些激動。“搭幫村上帶動種果樹,去年我家里還起了一棟3層樓房,花了20多萬呢!”他告訴記者,家里6口人,原來主要靠種水稻,一年收入幾千塊錢。4年前改種水果,現在人平年收入達到了2萬元。他家不但把水稻田、荒土用上,還租了別人家20多畝地,總共種了50畝紐荷爾臍橙、沙糖橘和巨峰葡萄。“全家勞力不夠,還請了5個外地人幫忙。”
今年40歲的張威2008年左右開始種果樹,規模卻更大,達到了170多畝。“我之前在東莞厚街打工,1200元一月的工資干了6年,根本掙不到錢。現在種果樹一年掙30多萬不成問題!”他做夢都沒想到,3年之間自己就翻身致富,還建起了40多萬元的新房。
瀟湘村緊挨湘江邊,晝夜溫差大,土壤條件優越,種植水果可謂得天獨厚。但以前村民沒想過靠果樹致富。因為水果品種差,產量不高,賣不出好價錢,種果樹的人越來越少,果樹也越來越少。
近些年,村民中開始有能人對果樹進行改良。2008年,村支書張坤、種植大戶張春桃、吳健生等人發起,組織村民成立了衡南縣“湘健”有機果卉禽畜漁業產銷專業合作社,淘汰老樹種,引進了紐荷爾臍橙、水晶梨、椪柑、巨峰葡萄、紅肉蜜柚等優良品種。他們聘請專家進行技術指導,并建起有機肥生產基地,施的是有機肥,打的是生物農藥。如今,合作社已發展種植戶428戶,養殖戶300多戶,水果種植面積達5800畝。
短短幾年,大家變富了,新樓房拔地而起替代舊磚房。村民不再出門打工,相反雇工幫忙。一切都變了,變在水果品種“升級”、生產方式“升級”之后:村民有膽量擴大種植規模了,擁有的果林成片地增加,因為合作社統一技術指導、統一銷售,自己零風險,利潤也大大提高。原來的柑橘品種賣幾毛錢一斤,現在的紅肉蜜柚批發價7塊錢一斤、巨峰葡萄5塊錢一斤,還供不應求。“今年的紅肉蜜柚采摘才一個星期的時間,就被南華大學、水口山礦務局訂購一空。根本就不存在外銷了!”合作社負責人開心地說。
村支書張坤勁頭很足,今年,他還把自己的一臺小車賣了6萬多塊錢投入到果樹種植。“我們打算把剩下的一些老品種果樹全部嫁接其他優良品種,讓一顆樹上能結幾種優良水果!”他表示,技術正在摸索中,成功應該不成問題。同時,他們所計劃的目標,要在4年內使合作社會員達到1000戶,果木基地面積達到10000畝以上,總產值達到3000萬元。
熱情的村民用紅肉蜜柚招待我們——馕肉呈誘人的紫紅色,記者連吃幾瓣,感覺水份足、味道甜。腳下瀟湘村這片湘江浸潤的熱土,似乎也如同蜜柚的紅肉,滋潤而又肥實。
微言小議
新華網張立紅:“水果之鄉”瀟湘村的紅肉蜜柚好吃極了,帶幾個上路嘍!其實留下當果農也不錯,既有水果吃,又可以賺錢蓋小洋樓哦!
騰訊劉倩文:#這里是湖南##探訪湘江邊最美村莊#衡南縣瀟湘村村支書張坤如今雇了8位川籍工人幫忙照顧田地,工人包吃包住帶保險,一人一萬一年。夫妻一同前來,小家庭年收入可達兩萬。
華聲在線沈田:這里的柚子太甜了!這是記者們來到衡南縣瀟湘村水果之鄉的共同感嘆。放眼望去,遍野的柑橘掛滿枝頭,村支書熱情的給我介紹村里近幾年的變化,令人欣喜。唇齒留香的水果,令我們回味無窮!
中國日報網張紅梅:衡南瀟湘村——“水果之鄉”,第一次吃上紅馕柚子,很大很甜,漫山遍野的橘子樹上掛著黃的綠的果實,讓人流連忘返。村支書看上去十分憨厚,但很有魄力,賣掉車子作資本的舉動,也不是誰都做得出的!
來源:湖南日報 編輯:許銀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