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菜里,能吃出氧氣的味道
——走進常寧市塔山瑤族鄉
本報記者 黃曉輝 荊彩 朱章安
通訊員 方富貴

常寧市塔山瑤族鄉西江村移民集中安置房。本報記者郭立亮攝

塔山瑤族鄉西江漂流,帶動了當地旅游休閑產業發展。本報記者 郭立亮攝
塔山瑤族鄉,地處衡陽西南,平均海拔800多米,總面積61.31平方公里,轄13個村,總人口8990人,其中瑤族4349人,占總人口的48.4%,是衡陽境內唯一的少數民族鄉。
陽光初照,塔山瑤族鄉村民陳國生挑著一擔剛摘下的蔬菜,一路流汗,趕著把菜送到村里的農家飯館去。7月中旬,探訪湘江邊最美村鎮采訪團一行來到這個僻靜的山村采訪,正好和他相遇。
“我們種的菜好吃,城里人都來我們這吃!”陳國生自豪地說。記者把陳國生請上采訪車,看著車窗外的路,他頗為驕傲地說:“前幾年路沒修的時候,到鎮上要走兩個小時,現在你們看,多好走的路。”
2010年底,連接常寧塔山——彌泉——廟前的彌塔旅游公路全線通車,瑤鄉結束了祖祖輩輩“人背畜馱”的生活。每天兩趟的公交車通到村里,村民們到常寧市也不到1個小時的車程。
村里人出門方便了,來塔山的人也多了,山里的“寶貝”正在變成財富。
山高林密的塔山,以種植杉木、南竹為主,山林面積達10.3萬畝。原來成材的南竹、杉木,要一根根扛到鎮口,再裝車出售。現在,車直接開到瑤民家門口,木材一車車地賣,一沓沓的鈔票直接進了村民的腰包。去年,塔山瑤族鄉實現農林畜總產值3648.8萬元,財政總收入427.7萬元。
深受這片大山惠澤的塔山人,懂得怎么去愛護這片青山綠水。今年上半年,塔山完成造林面積1586畝,活立木蓄積量達20.59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77.48% ,林業總產值439.4萬元。去年,鄉里成立了草食動物養殖協會,重點養殖本地黃牛、菜兔、竹鼠、石蛙等草食動物,今年上半年新增戶型養殖13戶。
依托發源于塔山的西江,塔山的旅游業也日漸紅火。去年,西江漂流接待各方旅游逾35萬人次,還帶動餐飲等服務行業,1200余名瑤胞在家門口就了業。
日當正午,塔山鄉政府的院子里來了不少車子。鄉長盤芳介紹:“都是來鄉政府食堂吃飯的。天氣熱了,到西江漂流的人多,村里的飯館沒位子,游客們就到這里來了。”談到塔山越來越旺的人氣,這位女鄉長很興奮:“鄉政府就是塔山旅游的‘接待中心’!在食堂里我們做的都是特色菜,在外面根本吃不到,都是綠色生態食品,不信你去細細嘗嘗。我們這的飯菜,能‘吃’出氧氣的味道!”
“雖然塔山目前的經濟水平還比較低,但我們一定不會為了發展,破壞了塔山的美!”盤鄉長笑著說,“塔山邊貿市場建設工程已破土動工,連通桂陽、祁陽、常寧的218省道勘測工作正在進行,3縣不通商、不通路的歷史即將結束,塔山未來將成為周邊幾個瑤族鄉的經濟中心。”
此刻,記者忍不住回望西江村村部門口掛的一副對聯:“西江流不去青山綠水,瑤山擋不住現代文明”。
@微言小議
@人民網申亞欣:“飯菜里,能吃出氧氣的味道”,塔山瑤族鄉盤鄉長的這句美食推介,真贊!平均海拔800米高山種植的各樣蔬菜,純天然、全生態,放心吃!
@新華網張立紅:從汽車的夾縫里擠出來的城里人,來塔山吃著平時吃不著的土菜,飽覽在水泥森林里見不到的自然綠,用各種方式表達他們的好奇。但是對與絕妙山水比鄰而居的瑤鄉人來說,他們更渴望物質上的富足、現代社會的便利。愿更多地塔山人走出去,更多的人走進塔山……
@新浪湖南鄧雅琴:放眼塔山滿眼綠!西江之源的塔山更是風情萬種!轉動的筒車、古老的瑤寨、動聽的瑤歌、美妙的傳說,與兩岸古樸善良、勤勞耕作的瑤寨居民組成了一幅美妙的瑤鄉風情畫卷!
@騰訊朱清華:走過這么多村鎮,塔山印象最深,它是一種自然的美!雖然目前瑤鄉的經濟水平還不高,但是看到鄉食堂開放接待游客,鄉政府作游客“接待中心”,開放的塔山一定更美!
@網易李靜:西江流不去青山綠水,瑤山擋不住現代文明。一條路通了,塔山走出去的人多了,走進塔山的人多了,奇趣的大自然與城市文明在此交匯,這就是塔山的魅力!
來源:湖南日報 編輯:張少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