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終歲末易發病 小心胃食管反流病找上門
■ 病例解讀
在外企工作的胡先生經常感到胃部不舒服。起初,他以為是自己經常加班,工作勞累所致。但最近一段時間,常常覺得燒心、冒酸水。胡先生找出家里的胃藥,可吃了幾天,癥狀還是沒有改善。萬不得已,胡先生走進醫院,經過消化科醫生的仔細詢問,他才知道自己得了胃食管反流病。據世界健康管理聯盟的統計數字顯示,進入21世紀后,有兩種胃病卻越來越多,一是胃炎,另一個是胃食管反流病。這兩種病都跟現代人精神壓力大和飲食不規律有關。隨著年末臨近,都市白領的胃病更是頻發。
■ 專家解讀
冬季易發作 看病走錯門
進入冬季,北方寒冷干燥,這也是胃腸道疾病多發的季節。許多人在這個季節里會出現“燒心”或“反酸”等癥狀,又或者發生不明原因的慢性咳嗽或咽炎,那么你很有可能患上了胃食管反流病。
“胃食管反流病雖然是常見的、高發的慢性病,但是誤診和漏診率都很高。” 上海瑞金醫院消化科主任醫師袁耀宗教授說,很多老百姓不清楚這個病,結果走了很多彎路,花了冤枉錢。
袁耀宗介紹說:“日前,全國做了一個‘2011年胃食管反流病關愛行動’調查,從6個城市的兩萬多例樣本中發現,很多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是從呼吸、心血管、耳鼻喉科等科室轉來。”袁耀宗解釋,患者走錯門診,就是因為癥狀不典型,胃食管反流的毛病很善于“偽裝”。
“胃食管反流病在各個年齡段都可能發生,大家都需要重視。”中國醫師協會消化醫師分會會長,北京協和醫院消化內科主任錢家鳴教授提醒,冬季本身就是胃食管反流病的高發季,再加上已到年底,很多單位是沖業績的時候,工作壓力也很大,這些都容易誘發胃食管反流病。
莫把胃食管反流病當作心絞痛中國醫師協會消化醫師分會名譽會長,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消化科劉新光教授介紹說,食管里的東西應該往胃里去,如果胃內容物回到食管就會有問題,出現燒心、反酸等癥狀,而并發食管狹窄以及食管腺癌的潛在風險將會增高。但人們對這種胃食管反流病認識上存在誤區,往往當作慢性胃炎甚至心臟病來治。胃食管反流病主要癥狀有燒心、胸痛、吞咽困難、反胃等,嚴重者可因食管黏膜糜爛而出血,少數患者可出現咳嗽、哮喘等消化道以外癥狀。由于食管部位靠近心臟,其胸痛特點與心絞痛極為相似,容易混淆,因此有不少食管反流病患者被誤診為冠心病、心絞痛,長期按冠心病、心絞痛治療無效。
兩種疾病鑒別要點在于:胃食管反流病的胸痛表現為胸骨后或胸骨下燒灼痛、刺痛,也可以為鈍痛,其發作與進食、體力活動、體位如臥位和彎腰等有關,進食牛乳、飲水、制酸劑等可緩解。而心絞痛多在夜間發病,勞累后加重,進食后不能緩解,體位對病情影響小,服用擴血管藥物,如消心痛、硝酸甘油等明顯有效。
專家提醒說,無論哪種疾病,一旦發生應立即到正規醫院治療,以免發生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