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非”兒童大量擁入香港幼兒園
據香港媒體報道,內地孕婦來港產子人數近年持續增加,其中不少持有香港戶籍的“雙非”兒童(父母均非香港人)如今已經到了適齡入學的年紀,很多父母選擇將子女送到香港讀幼兒園。有香港教育界人士擔心,大批“雙非”兒童入港會沖擊香港的教育系統。但也有學者認為,這些兒童的到來可以紓緩香港出生率低、人口老化的問題,“香港人不應以排外的態度對待”。
據香港《明報》10日報道,特區政府統計處的最新數字顯示,3歲左右的“雙非”兒童人數已由2003年的709急升至今年的2.98萬,9年間激增41倍。據香港統計處在過去5年內的意向調查顯示,20%到港產子的內地孕婦打算送子女來港讀書。按此推算,今年9月擁港讀幼兒園的“雙非”兒童人數估計在1700至6000之間,涉及學費資助最多約1億港元。
隨著“雙非”兒童擁進香港,香港靠近深圳的北區幼兒園名額已經接近飽和。北區鳳溪幼兒園校監兼鳳溪第一小學校長廖子良批評稱,港府人口政策督導委員會多年來一直研究“雙非”問題,但教育局只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我們希望政府能盡快推出措施,減輕跨境學童來港升學壓力”。也有分析認為,一名在港出生的嬰兒從入讀幼兒園至大學畢業計算,保守估計政府需為每名學童付出115萬港元,“當局應阻止‘雙非’學童入港讀書”。
不過,香港社會也有聲音認為,“雙非”兒童的增多可以紓緩香港出生率低、人口老化的問題。香港理工大學中國商業中心副研究員許百堅表示,香港政府的宣傳片在過去十多年來一直強調社會老齡化,生育率也徘徊在世界最低水平。在這樣的一個社會里,“雙非”嬰兒的增多正好可以改善香港人口結構,“香港社會歡迎還來不及,以人口太多的理由拒絕豈不可笑”。許百堅說,“任何世界級的城市都是開放的,香港的成功也不例外。我們每次發展高潮,都是憑借外來的機遇實現;我們從不拒絕也從來都能善加利用,我們不會忘記曾對香港造成龐大人口壓力的移民潮,是如何變成香港起飛的動力。”
來源:環球時報 編輯:寧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