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十五條”執行滿一年 近九成購房人買房為自住
“京十五條”執行一周年,房產投資和自住比例“三七開”已發生轉變
滿足自住性需求,抑制投機性需求,逐步解決被保障人群的住房困難問題……從2011年2月16日,到2012年2月15日,被稱作“京十五條”的限購政策公布已經整整一年。
這一年執行限購令交上的答卷為:時隔一年,本市房地產市場的投機性需求基本被擠出,首套購房占比超過90%,京籍個人購房者占比為87.2%,相比新政實施前的一年(2010年2月17日至2011年2月16日)上漲25.1%。
一年來成交主要源自自住
此前,市場上一直為誰炒熱了房地產市場而爭論不休,有人劍指房地產業的高利潤,也有人說各路炒房團在抬高京城房價。
去年2月16日,本市發布《北京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文件精神進一步加強本市房地產市場調控工作的通知》,要求自發布之日起,對已擁有1套住房的本市戶籍居民家庭、持有本市有效暫住證在本市沒擁有住房且連續5年(含)以上在本市繳納社會保險或個人所得稅的非本市戶籍居民家庭,限購1套住房。對已擁有2套及以上住房的本市戶籍居民家庭、擁有1套及以上住房的非本市戶籍居民家庭、無法提供本市有效暫住證和連續5年(含)以上在本市繳納社會保險或個人所得稅繳納證明的非本市戶籍居民家庭,暫停在本市向其售房。
統計數據顯示,從去年2月起到今年1月,幾乎每個月成交的新建普通住宅中,居民家庭首次購房占比都在90%左右,最低為88%,整年算下來,首套購房占比家庭超過了九成。也有機構統計顯示,非京籍購房者購房比例和前一年相比,下降了83.9%。
據透露,在“京十五條”頒布前,雖然沒有嚴格統計,但業內對北京市場的投資和自住性住房有一個“三七開”的判斷。也就是說,“京十五條”有效調整了北京的購房比例,使得投機性需求得到有效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