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發展規劃發布
3月16日,江蘇省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江蘇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發布了江蘇省“十二五”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發展規劃和江蘇省“十二五”人才發展規劃。
本次“十二五”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發展規劃是在江蘇率先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基本實現現代化新征程的關鍵階段頒布實施的重要專項規劃。規劃提出了包括充分社會就業、完善社保體系、壯大人才隊伍、形成合理有序工資收入分配、健全人事管理制度、穩定勞動關系及提高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基本公共服務水平,七個方面的總體目標。
民生為本
本次規劃提出基本實現人人享有社會保險,加快完善社會保險制度,擴大社會保險覆蓋范圍,穩步提高社會保險待遇水平的目標。城鄉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率達到并穩定在95%以上,城鄉基本醫療保險和失業保險參保率穩定在95%以上,體現了基本實現人人享有社會保險的更高要求。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穩定增長,60歲以上農村居民和城鎮非從業居民普遍享有政府提供的基礎養老金,并逐步提高待遇水平,城鎮居民醫保規定范圍內住院醫藥費用報銷比例達到70%。此外,人們所關心的工資收入問題,規劃中也給出了明確目標。江蘇省人社廳副廳長周英介紹,規劃提出職工工資水平合理較快增長,一線職工工資增幅不低于本企業職工平均工資增幅、職工最低工資標準增幅高于地區生產總值增幅的要求,體現了收入分配要更加向企業一線職工傾斜的政策取向。
人才為先
規劃中提出五年新增城鎮就業500萬人以上,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內,重視勞動者技能的提升,培訓城鄉各類勞動者900人,開展職業技能鑒定525萬人的目標。在提高就業的同時,也重視人才的培養與發展。同時頒布的 “十二五”人才發展規劃中,提出了“十二五”期間江蘇省人才發展的總體目標和具體指標。到2015年,全省各區域、各類人才隊伍按需要、成比例協調發展,每萬勞動力中研發人員、人才貢獻率、人力資本投資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等人才發展主要指標處于全國領先位置,區域創新能力繼續位居全國前列,率先建成人才強省。圍繞上述目標,在人才規模、人才結構、人才素質、人才效能和人才環境等方面提出了具體發展指標和目標要求。其中,人才總量達到1100萬人,年均增長5%,每萬人口人才數1400人,高層次人才占總量的5.1%,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勞動者總數的30%,發明專利1.4萬件,人才貢獻率達43%。
江蘇省人社廳副廳長王立平表示,人才是推動科學發展的第一資源。江蘇省委、省政府歷來高度重視人才工作,始終把人才工作擺在突出位置,采取有力措施加以推進。近幾年又進一步提出和實施科教與人才強省戰略,堅持人才優先發展、優先投入,大力加強人才培養、引進和使用工作,不斷創新人才工作體制機制,著力優化人才發展環境,人才隊伍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人才發展主要指標位居全國前列。
來源:中國日報江蘇記者站 (記者 郭君)編輯:許婧
相關新聞:
胡錦濤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
江蘇省連續20年保持經濟兩位數增長
江蘇省確定發展十大戰略性新興產業
江蘇“民生金融創業惠民”工程成效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