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屬性弱化 房產市場回歸自住步伐加快
房地產投資已經不再是最受青睞的投資方式。根據近期央行發布的《2012年第1季度儲戶問卷調查報告》統計顯示,2012年1季度居民房地產投資意愿僅約15.10%,環比及同比分別回落1.4和10個百分點。在不同收入水平中,月收入5萬以上居民投資房地產的意愿最低,僅約為13.7%。北京、上海居民投資房地產意愿甚至低于2009年最低值,僅為9.4%。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在宏觀調控和房地產調控的雙重作用之下,房地產的投資價值開始回落,自主性需求將逐漸成為支撐市場的主力。同時,隨著商品房庫存的不斷累積,降價銷售將成為房企重啟地產市場的唯一辦法。
隨著房地產調控的不斷升級,居民對于房地產市場的投資意愿在發生著明顯的變化。2011年一季度,有房地產投資意愿的居民占25.10%,隨著房地產調控的逐漸深化,這一數據也不斷走低,2011年隨后三個季度里,有房地產投資意愿的居民占比逐漸下降為22.20%、23.60%、16.50%。而2012年第一季度,居民房地產投資意愿更是降至15.10%的低位。
鏈家地產分析師馮聯聯認為,2011年3季度時,我國居民房地產投資意愿排名第一(房產、基金、債券、股票、實業),但是從2011年第四季度跌落至第二之后,在今年第一季度繼續降低至第三,主要預示著當前調控效果已經觸動了投資者對于后市預期的樂觀神經,長期來看,投資者認為“投資房地產不值得”比房價下降本身更能促進市場的良性發展。另外,投資意愿降低,在一定程度上也在削弱房地產的投資屬性。預計二季度此比例可能會繼續走低。
中原地產研究部總監張大偉分析認為,“負利率也是導致從2010年初開始的樓市調控難以見到立竿見影效果的主要原因,在最近1-2年的房地產調控中,政策力度可以說空前,但是因為負利率導致出現的投資需求熱,明顯抵消了部分政策的力度。”(記者羅宇凡 華曄迪)
來源:新華網 編輯:張少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