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國際油價下行趨勢明顯,三地原油變化率仍將維持負向運行。”東方油氣網分析師程瑞鋒表示,如果國際油價維持下行態勢,在5月上旬成品油價格下調窗口可能開啟。
中宇資訊分析師王金濤認為,若以當前的國際油價推算,約15-20個工作日左右,即在5月中下旬,國內成品油價格很可能迎來新一輪下調。
安迅思息旺能源的預測結果則更加樂觀。安迅思息旺能源分析師廖凱舜表示,如果布倫特油價保持在每桶118美元附近,三地原油變化率可能在5月初就負向破四,滿足油價下調的條件。
發展替代能源是長久之策
在國際油價脅迫之下,今年國內成品油價格已連續兩度上調,不斷創出歷史新高,眼下北京、上海等城市汽柴油價格已步入每升8元的時代。消費者對成品油價格下調盼望已久。
在美國等油價聯動靈敏的國家,成品油價格已經開始掉頭。美國能源信息署發布消息稱,截至4月16日當周,美國柴油零售價格下跌2.1美分降至每加侖4.127美元。這是今年以來,美國柴油零售價格跌幅最大的一周。
我國現行成品油定價機制遵循“22個工作日+4%”的原則。眼下雖已滿足時間條件,可離4%的調價紅線仍有距離。如果后期國際油價再度抬頭,這場盼望中的油價下調很可能成為“鏡花水月”,可望而不可即。
易貿集團副總裁鐘健表示,我國成品油定價機制改革的方向是不斷縮短調價間隔周期,最終與國際市場實現無縫對接。可國內與國際市場之間完全接軌無疑是把“雙刃劍”,國內油價跌下去快,但漲起來也快。
中海油總公司首席能源研究員陳衛東認為,無論是考慮國家能源安全還是提高能效節能減排,大力發展清潔高效的天然氣等替代能源應是我國能源戰略的長久之策。
發展替代能源并非是“畫餅充饑”,并不像想象中那么遙遠。陳衛東表示,在美國熱火朝天的頁巖氣革命使得美國本土天然氣價格降至每立方米0.75元,這一價格水平是歐洲天然氣價格的五分之一,日本天然氣價格的七分之一。
中石油北京石油管理干部學院教授王旭東表示,眼下高油價的根本原因不是供給不足,而是破壞供需平衡的政治軍事沖突沒有根本消除,導致油價失真和動蕩。
“為了保障國家能源安全,應該平抑外部動蕩對我國的影響。”王旭東表示,消除石油危機的最好辦法是減少石油消費,開發可自給的替代能源。隨著石油勘探技術進步及替代能源的實用化,石油供給短缺的風險將被最大限度削減。
來源:新華網 編輯:馬原
相關新聞:
國際油價持續下滑 國內多地加油站打出促銷優惠牌
油價暴漲責任不能怪罪中國 抑制油價需強調共同責任
用車節油小常識教你如何應對高油價
關注油價上漲:多大程度轉移到消費者身上?
用車節油小常識教你如何應對高油價
油價上調打壓需求 多地加油站上演價格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