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夏警惕“三大怕”(東方IC供圖)
腸胃怕怪、喝水怕快、眼睛怕曬
●腸胃怕怪——食物口感稍覺不對就應立即棄食
●喝水怕快——補水應循序漸進,喝水太快、太多或太涼都不行
●眼睛怕曬——戶外作業人群都應配備太陽鏡
接下來的四個月真讓人不省心,羊城市民們都得在高溫炎熱條件下度過,打好防暑這項“攻堅戰”意義重大。大熱天的本來就容易身困神乏,如果稍不注意,還可能會因為各類暑病進醫院,尤其是老人、孩子這類特殊人群,越發要調理好起居飲食,以免熱感冒、夏季腹瀉、急性腸胃炎等常見暑病纏上身。
剛進入五月,冰啤酒、冰西瓜、冰淇淋、涼粉……各種消暑食品飲料開始“搶閘”登陸,對此,專家強調:入夏人體有“三大怕”,其中兩項都和吃喝有關。“夏天最容易爽了嘴巴,害了肚子。”此外,眼睛防曬也要做足功課,否則很可能增加患白內障、黃斑變性的風險,眼角皺紋、斑點也會迅猛增多。
醫學指導/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消化內科詹俊教授、中山大學附屬眼科醫院白內障專科羅莉霞副主任醫師
腸胃怕怪:
口感不對應立即丟棄
“不少人夏天都會瘦個十斤八斤,并不見得是食欲不振,很可能是拉肚子拉的。”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消化內科詹俊教授笑言,夏季吃壞肚子是醫院急診最常收治的疾病。
他介紹說,夏季天氣炎熱,病菌繁殖速度遠超其他季節,再加上人體機能在盛夏時節往往有所下降,所以病菌易感性也會隨之增強,此時一旦吃了稍有變質的“怪”東西,很容易就引發食物中毒、急性胃腸炎等問題。
“凡是口感稍怪的食物,應立即丟棄。人的味蕾還是比較敏感的,夏天里吃東西,只要吃了一口后稍微覺得不對勁,很可能就意味著食物已經腐壞變質了。”詹俊提醒說,尤其是家中老人,容易本著節約的念頭而繼續嘗試多吃幾口,此時家人要及時干預。
詹俊強調,夏天食物一定要保證新鮮,對剩菜剩飯要處理好后再食用,餐后要將其放在冰箱內冷藏,取出時應先加熱殺滅病菌再食用,而且最好只隔一夜,千萬別吃剩了好幾天的飯菜。
如果吃了怪東西后隱隱感覺到胃腸“受傷”,此時最好就醫處理。不少人自認身體硬朗,隨便找點胃藥吃就算了。對此,詹俊提醒說:腸胃病癥狀發病原因較復雜,如果不查清病因而隨便用藥,很容易導致不良反應,特別是孕婦、老人等特殊人群,更不能隨意用藥,一旦感到腸胃不適,應及時到正規醫療機構就診。
除了急性腸胃炎,急性胰腺炎也喜歡在夏季“卷土重來”。馬上歐洲杯就要開始了,不少年輕人已經摩拳擦掌準備好屆時一起狂歡看球,然后燒烤消夜。“深夜的高脂飲食會大幅增加胰腺負擔,或刺激急性胰腺炎發生,該病一旦發作,患者會感覺到刀割般疼痛,嘔吐、腹瀉不止,所以年輕朋友們夏天吃消夜還是要適可而止。”專家提醒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