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臘現銀行擠兌潮 歐洲或需金融聯盟
希臘上周被爆出現銀行擠兌潮,實際并非只有希臘人在擔心存款。數據顯示,比利時、法國和意大利的銀行儲戶也在提領存款。希臘提款規模從百分比看并不算巨大,但存款外逃已持續兩年,歐元區出現的則是“緩慢的銀行擠兌”。法國人對銀行系統喪失信任的一個表現是保險箱銷量急劇上升,普通人也開始紛紛購買。而英國身處歐元區之外,倒是成為資金流入受益國。
歐元區外圍國家發生銀行擠兌對匯市的影響可能沒有投資者最初預想的那么大。儲戶提取存款可以通過兩方面來影響外匯市場,首先,希臘儲戶提取的存款可能最終會流入其他歐元計價的本地資產或其他銀行系統健康狀況良好的歐元區成員國,這樣的結果不會對匯市構成影響。另外,儲戶擠兌給歐元區銀行業體系帶來的壓力上升可能會引發歐元進一步下跌,但其影響尚未完全顯現。
目前希臘已經發生銀行擠兌和資金外逃現象,擠兌風波正向西班牙蔓延,且可能引發更嚴重的后果。曾代表希臘私營部門債權人參與希臘債務重組談判的機構國際金融協會(IIF)預計,假如西班牙銀行業危機全面爆發,該國銀行的損失將在2160億至2600億歐元間。此外,意大利金融系統局勢也十分緊張,在過去一年中,海外投資者已將2200億歐元資金撤出意大利。
經濟學家警告,歐元區多國銀行遭遇擠兌的風險正在上升。歐洲央行執行委員會委員普雷特26日表示,歐元區需建立一個“金融聯盟”來應對問題銀行。有歐盟官員在24日的歐盟非正式峰會期間透露,歐盟將在6月正式峰會上就建立“銀行存款擔保基金”問題進行深入討論。
歐洲各國就希臘退出制定應急計劃
有消息稱歐元區官員已達成一致,各成員國必須準備各自的應急計劃,以應對希臘退出歐元區的可能性。該項共識是在歐元集團工作組在一個電話會議上達成的。歐元集團工作組認為,每個歐元區國家都應該各自準備應急計劃,以應對萬一希臘退出歐元區帶來的影響。
據德國《時代》周報報導,歐洲央行已經成立了希臘工作組,為可能出現的希臘債務危機升級作準備。歐洲央行一位新聞發言人對該報導不予置評。報導還稱,德國央行也成立了希臘危機應對小組。德國央行尚未就此置評。
歐盟領袖特別峰會無果
5月23日召開的歐盟領袖特別峰會盡管承諾捍衛歐元區穩定,但與會各方未能就歐元債券、銀行存款擔保及希臘等問題達成一致。而是把這些方案定論推遲至6月28至29日召開的歐盟常規峰會上。
在本次峰會上,歐盟領導人紛紛表示希望希臘繼續留在歐元區,但前提是希臘能信守財政整頓和結構改革方面的承諾。與會領導人在布魯塞爾峰會后發布的聯合聲明稱,歐元區已經顯示出了相當大的團結,自2010年以來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一起為支持希臘撥出了近1500億歐元資金。我們將確保會調動歐洲結構性基金和工具,來促使希臘走上經濟增長和創造就業的道路。聲明還稱,繼續實施旨在恢復債務可持續性、培育民間投資和加強制度建設的關鍵改革,是歐元區未來繁榮興旺的最佳保障。我們希望在大選后,希臘新政府將做此選擇。各國首腦呼吁歐盟理事會主席范龍佩在下次于6月28至29日期間舉行的歐盟峰會前草擬出加強歐元區整合的“材料”。海外媒體報道稱,屆時領導層可能會提出一套跨境存款保險機制,以支撐滿手壞賬的銀行體系,尤其是歐洲受到危機沖擊的非核心地區。
歐元區共同債券是水中望月
歐盟委員會一向傾向于支持發行歐元債券。針對奧朗德將提議發行歐元債券,歐盟委員會發言人塔迪奧表示,歐元債券是抵御歐債危機的一種工具,暫時雖不具備發行某種形式歐元區共同債券的條件,但為歐元債券掃清道路所需的財政和經濟治理工作仍在進行中。
法國是發行歐元債券的堅定支持者,并力求這一提議獲得歐盟其他成員國的認同。目前,意大利、西班牙政府以及歐盟委員會也支持發行歐元債券的構想。非歐元區成員國英國也呼應了法國的提議。英國財政大臣奧斯本此前曾呼吁,歐元區經濟強國應對重債國提供更多幫助和支持,在歐元區內發行統一歐元債券,是化解歐債危機的具體措施之一。不過,德國總理默克爾重申反對發行歐元區共同債券,稱此舉無助于推動經濟增長,也有違歐盟法律。明確反對歐元區共同債券的國家及領導人還有荷蘭看守內閣首相及芬蘭總理。
2011年11月歐盟委員會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推出“歐元區共同債券”、完全取代歐元區各個成員國發行的主權債券,或許是穩定主權債務市場的上策。報告中指出,推出共同擔保的“穩定債券”,將確保所有歐元區成員國都能滿足融資需求,并創建一個龐大的市場,可以作為一種全球基準與美國國債競爭。報告稱:“就實現穩定債券的效益而言,這種做法將最為有效。發行穩定債券、完全取代國債,將確保所有成員國都能完全滿足再融資需求,而不管其公共財政狀況如何。”報告中總共列出了三種選擇方案,以“歐元債券”完全取代國債是其中之一。報告中承認,采取這種做法需要對歐盟各項條約的大量條款進行修訂,在實施方面可能會耽誤多年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