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解決生豬屠宰行業總體發展水平低,企業多、小、散、亂的現象,商務部、環境保護部、農業部等九部門近日召開電視電話會議,部署進一步在全國開展生豬定點屠宰審核清理工作,旨在從屠宰環節入手,保障肉品質量安全。
實行環保一票否決促生豬屠宰上水平
按照商務部等九部門確定的時限,今年1至11月,將對全國生豬定點屠宰廠(場)進行審核清理。記者從九部門日前召開的電視電話會議上了解到,此次將對定點屠宰企業實行環保一票否決,這是與以往最大的區別。
河北省地理位置環繞京津,生豬產品的需求量大,帶來了生豬屠宰行業的巨大環保壓力。
據河北省環保廳副廳長殷廣平介紹,生豬屠宰廢水富含大量病原體污染物、耗氧污染物,并產生有毒氣體和惡臭,不但嚴重污染環境,而且可能導致人畜共患病,對人民群眾健康安全構成影響。
“對此,河北省屠宰行業嚴格執行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對存在沒有用建設污水治理設施、設施不能正常運行、擅自停運治理設施、偷排偷放生產廢水等環境違法行為的企業從嚴查處。”殷廣平說。
寧波市對生豬屠宰企業環保治理先行一步。當地5家企業共投入200多萬元購置了無害化處理設備,對屠宰設備和污水處理等設施進行了升級改造。“各級環保部門嚴格生豬屠宰行業的環保準入門檻,對沒有依法辦理環保相關手續、沒有上污染治理設施以及設施不能正常運行的生豬屠宰企業,一律不能通過審核。”環境保護部環境監察局副局長汪冬青說。
豬肉可追溯體系將在全國推行
要確保肉品安全,必須建立從源頭到餐桌全程監控的質量體系。
據武漢中糧肉食品有限公司執行總經理秦楠介紹,他們在湖北新建了10座現代化大規模養殖場及配套飼料廠,形成了年出欄50萬頭商品豬的產能。同時還建起肉食品可追溯體系,“讓消費者可以通過商品編碼追溯到豬場,做到明明白白消費。”
落實食品安全責任,提高肉品質量安全保障,天津建立起更為嚴格的監管控制體系。
在天津市商務委,有一面2米多高、5米多寬的大屏幕電視,監控著全市10個涉農區縣26家生豬定點屠宰場的實時動態。天津市商務委副主任于強指著監控畫面告訴記者:“每個屠宰場的生豬進場環節、靜養待宰環節、同步檢驗檢疫、無害化處理、生豬出廠環節都能夠24小時實時監控。”這是天津實現肉品可追溯的第一步。之后,將建立起豬肉全產業鏈的流通追溯體系。
“建立肉品可追溯體系,是增強食品安全監管能力,提高食品安全水平,從根本上保障肉品質量安全的硬任務,要逐步在全國推開。”商務部副部長姜增偉如是說。
各方聯動不給生豬私屠濫宰讓寸分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
《生豬屠宰管理條例》修訂后的四年間,各地通過嚴格生豬屠宰行業準入門檻,打擊私屠濫宰和注水肉等違法行為,完善行業法規標準體系,促進了生豬屠宰行業的健康發展。
但是,姜增偉也毫不隱諱地指出了目前行業內存在的問題:“由于生豬屠宰行業總體發展水平低,企業多、小、散、亂的現象仍未根本改觀。”
為解決上述問題,商務部明確指出,對于小型生豬屠宰場點要嚴格控制,必須設點的要嚴格審批,不具備條件的不能批。同時,小型場點不能跨界銷售,不能以點充廠。這無疑釋放出一個重要信號,即依法依規清理取締不符合標準的屠宰場點,淘汰落后產能,大力發展現代屠宰加工業,提高食品安全保障水平,實現我國肉類工業的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據了解,截至6月1日,全國5862家生豬定點屠宰廠(場)中,自查認為符合條件的屠宰廠(場)4141家,正在整改的有994家,主動放棄定點屠宰資格的71家,擬關閉的93家,尚未開展自查工作的563家。
當前,我國已建立起包括《食品安全法》《產品質量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動物防疫法》等一系列食品安全法律法規體系,并且在《刑法修正案(八)》中加重了對“生產、銷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罪”和“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的處罰,最高可以判處死刑。
農業部副部長高鴻賓表示:“農業部將繼續配合商務、公安、工商等部門加大對私屠濫宰、生豬注水等違法行為的打擊力度,對違法行為保持高壓態勢。”
中國肉類協會秘書長高官說,隨著一系列保證放心肉制度的推行和執法力度的加大,放心、健康的生豬產品與百姓的距離將會更近。
來源:新華網 編輯:許銀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