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手勢、一個眼神,彼此就能心領神會
記者:“神九”的任務對航天員是一個新挑戰,團隊的配合非常重要,你們對此怎么看?
景海鵬:航天員除了自己獨當一面,相互之間的包容非常關鍵,所以一定要會身心融入集體。我們三個人配合訓練了將近半年時間,相互之間的關系非常好,不管和誰配合都很好,建立了深摯的戰友情誼。
心理相容、換位思考非常重要。平時的訓練和生活相處的過程中,遵循這點,就能達到默契。通過訓練不斷磨合、配合,如今我們的默契已經達到很高的程度,對方一個手勢、一個眼神,彼此之間就能心領神會。
劉洋:我講一個小事。我們會單獨學習訓練手冊。指令長會單獨抽出時間,在模擬環境中,一個指令一個指令、一個命令一個命令地告訴我是怎么回事,為什么要這樣發,這個東西在哪,后面有什么關聯。他說,我們一定要發揮1+1+1遠遠大于3的功能。我覺得,有這種意識的人一定能夠帶領好這個團隊。
記者:你們感覺自己有沒有不足之處,有過意見不統一的時候嗎?
景海鵬:弱點、缺點,其實每個人都有,為了任務,我們要求存大同舍小異,性格的弱點不能帶到乘組來,更不能帶到任務當中來。
意見分歧是有的,但經過反復大量訓練,我們三個人會坐在一塊兒,做一些深入交流,目的就是要把影響飛行的不利因素消滅在萌芽狀態。我也會把自己的一些經驗告訴他們。不管地面訓練,還是執行任務,我們三個人必須一塊兒來商量,一塊兒來考慮,一塊兒來協同。
比如一個指令操作,發令者的手一定放在電板上,另外一個人說正確,發令者才可以按下按鈕。這是多人協同的一個例子。協同不僅體現在設備操作上,也體現在每個航天操作過程中。實施載人航天為什么以乘組的形式,我感覺重要性就體現在這里。
記者:海鵬和劉旺,你們兩位在太空中會怎樣照顧劉洋?
景海鵬:太空面對的環境,對每一個人都公平,我們兩人可以在太空照顧她,但主要是靠她自己。劉洋在訓練第二年就開始執行任務,對她來說確實是一個巨大的挑戰。我曾經開玩笑說,生活能自理,這是對你的要求。
其實,航天員在太空環境下,生活能自理,已經非常非常的不簡單。這也是整個任務乘組對她的要求。通過這幾個月磨合訓練,劉洋已經做好了充分準備,我們倆對她非常放心。
劉旺:劉洋聰明、細致,有她在,我們一直很輕松。她完全有能力執行太空任務,無所謂誰幫誰的問題,只是我們互相協作,共同完成任務。
取得任務成功,是對家人最大的安慰
記者:知道你們的訓練強度很大,業余時間不多。除了訓練,你們平時有什么愛好?
劉旺:雖然我自己歌唱得不太好,但喜歡聽音樂。我還喜歡打籃球,因為跑得快,所以打前鋒。我覺得籃球這個運動,既能展示個人能力,又能體現團隊配合。下班以后,我喜歡和家里人散散步,聊聊天。
記者:在太空時,給自己準備了什么休閑項目?
劉洋:我選了一些比較好聽的歌曲。以前的一些老歌,比如《軍港之夜》,旋律聽起來很優美。我還選了一些文化講壇的視頻和電子書,用作學習和放松。
記者:你們當航天員,家人是什么態度?對于出征太空有什么反應?
景海鵬:沒有愛人的支持肯定不行。我們出征“神七”時,一位同志對我說,在西郊機場送你上飛機那一刻,看到你愛人哭了。其實我也看到了,我想她心理壓力非常大,當時她三天三夜沒有合眼。
今年孩子中考,過完年到現在我都沒有休息過,很少回家,感覺對家人,包括父母、兄弟姐妹和自己的愛人、孩子,確實虧欠很多。
劉旺:航天員是風險非常高的職業。我母親身體不太好,對她說執行任務這件事,事先要有一個鋪墊,不然我怕她承受不了。
她看新聞知道“神九”飛船進發射場了,就問:“這次你入選了嗎?”我說,“你希不希望你兒子入選?”她停了一會兒,笑著說不希望。這一點,我理解作為母親的感受。對愛人,我知道她在13天里也會很煎熬,我覺得踏實工作取得成功,是對她最大的安慰。
劉洋:我愛人對我的工作非常支持。我覺得之所以能走到現在,之所以能克服這么多困難,和家里人的支持密不可分。
有人問我,要給家里的“保障員”打幾分?如果滿分是100分的話,那我就給他打200分。有人問我,如果可以帶個人物品飛天,會不會帶愛人的照片?如果可以,我一定會的。
來源:人民日報 編輯:許銀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