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種跡象表明,曾一度將美國經濟拖入深淵的房地產行業,今年以來已呈企穩跡象,整體行業對GDP的貢獻是正面的,這成為該國經濟延續復蘇的有力佐證。除樓市外,就業、消費等主要指標均表現平穩,經濟增長依然屬于溫和復蘇的范疇。
本周三,美國房地產經紀商協會發布的5月二手房簽約銷售指數月率上升5.9%,年率大漲15.3%,均顯著高于預期的1.5%和9.9%,亦創兩年來新高。與此同時,5月耐用品訂單月率增加1.1%,好于預期。表現強勁的美國經濟數據大大緩解了投資者對全球經濟增長放緩的擔憂,也抵消了歐盟峰會前的悲觀預期,全球市場備受鼓舞。當天,歐美股市迎來普漲。截至收盤,美三大股指平均漲幅近0.8%,歐洲三大股指平均漲幅達1.2%。分析人士普遍認為,經濟數據大多較市場預期理想,令市場紛紛憧憬制造業及房地產市場將持續回暖,也對美國經濟加速復蘇有了更多期待。
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曹永福6月28日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種種跡象表明,曾一度將美國經濟拖入深淵的房地產行業,今年以來已呈企穩跡象,整體行業對GDP的貢獻是正面的,這成為該國經濟延續復蘇的有力佐證。除樓市外,就業、消費等主要指標均表現平穩,經濟增長依然屬于溫和復蘇的范疇。他預計下半年美國GDP增長將徘徊在2%左右。中國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潘向東認為,企業盈利改善是支撐經濟上行的主要動力之一,而房市見底與能源價格下降也消除了經濟“二次探底”的風險。他預計美國經濟將維持2%至2.5%的增速,且未來前景取決于新能源等產業的突破。
今年以來,利好數據不斷,顯示美國房價正在筑底,投資溫和增長,這股勢頭近期有所增強。除二手房交易火爆外,5月份新屋銷售量達36.9萬套,好于市場預期的34.7萬套。與此同時,美國4月房價連續第三個月上漲,環比上漲1.3%,高于預期的0.3%。標準普爾公司周三公布的月度報告稱,經季節調整后,作為美國房價領先指標的標準普爾/凱斯席勒20個大城市綜合指數4月環比增長0.7%,增幅大于市場預期中值0.4%;該指數同比按年率計算下跌1.9%,跌幅小于上月的2.6%和市場預期中值2.3%。幾天前,房地產信息公司(Zillow)所公布的6月調查結果顯示,受調查的114名經濟學家、地產專家及投資與市場策略分析師對全美房價走勢的意見大致相同——2012年房價將小幅下降,全年跌幅為0.4%,但2013年將止跌回升,升幅為1.3%。在3月份的調查中,2012年的跌幅為0.7%。有分析人士表示,被調查者觀點如此接近,是該報告問世以來的第一次。此外,5月中旬美國全國房屋建筑商協會(NAHB)發布的建筑商信心指數升至29點,為近五年新高。
“這些都能成為房地產回暖的有利證據,特別是周三出爐的二手房簽銷數據,非常具有代表性?!辈苡栏1硎荆诿绹》渴袌錾?,二手房銷售量占樓市總銷售量的九成以上,且該指數在4月曾環比大降5.5%,因此5月的反轉行情引起了市場強烈的共鳴。但需要強調的是,近期樓市呈現的種種復蘇跡象,很重要的原因在于數據基數偏低,因此,這種回暖是緩慢、漸進的。事實上,標準普爾/凱斯席勒綜合指數自去年12月至今,一直徘徊在底部位置,說明美國樓市價格依然在筑底?!爱斎?,伴隨美國家庭儲蓄率的回升,購買力會隨之增強,而去杠桿化也已取得一定進展,均會對房價上行構成支撐?!彼f。
較之房地產數據的“大放異彩”,作為另一大重要指標的就業情況卻不甚理想。如今,新增就業人數已經連續兩個月低于10萬,且失業率反彈至8.2%的事實,著實令人不安。數據顯示,5月份新增非農就業人數大幅下降至6.9萬人,遠低于市場預期的15萬人,創2011年6月以來最低水平。其中建筑業連續4個月下滑,成為下跌最多的主要行業。面對勞動力市場的頹勢,外界不免擔心,這是美國經濟喪失動能的最新跡象。
“事實上,這并不值得恐慌?!辈苡栏V赋?,就業人數受季節等因素影響,呈現波動性,屬于正?,F象。去年11月至今年1月的暖冬天氣,是造成建筑等行業超季節性繁榮的主要原因,一旦氣候恢復常態,勢必對勞動力市場帶來沖擊。因此,較之失業率的起伏,對于就業人數的變化,他更關心實際就業人數總量?!笆聦嵣希瑥木蜆I人數與總人口數的比率來看,就業境況并無明顯變化?!彼嬖V記者。有研究表明,從2010年至今,該比率一直停留在58至59的水平,既無明顯下降,也無明顯反彈。這反映出美國就業狀況實際處于一種較為平穩的狀態。
在談到消費時,潘向東認為,能源價格回落能有效刺激消費,扭轉居民實際可支配收入長期負增長的局面。目前,美國核心零售銷售(總零售額減汽車和汽油銷售)總體維持良好上升趨勢,預計二季度將增長1.9%??傮w來講,消費開支將繼續成為美國經濟復蘇的基礎,但主要風險包括就業市場的波動、勞動收入被向下修正等。
潘向東警告稱,歐債危機和“財政懸崖”將成為美國經濟的兩大風險來源。從目前歐債危機演進情況看,存在極高的不確定性,前景難言明朗。在經濟復蘇依然緩慢,整體較脆弱的局面下,歐債風險將持續對美國金融市場構成威脅。其次,“財政懸崖”將于2013年1月1日來臨。根據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的預測,如果國會不采取適當行動,“財政懸崖”可導致2013年實際GDP下降4.4%,足以使經濟重現衰退。目前看來,“財政懸崖”在年底之前得到實質性解決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來源:金融時報 編輯:張少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