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度中國上市公司百強排行榜”新鮮出爐
由華頓經濟研究院采用“cbt100指標體系”、按利潤總額排序的“2011年度中國上市公司百強排行榜”近日新鮮出爐。這是該研究院自2000年首次發布“上市公司百強榜”以來的第十一次發布。
在“2011年度中國上市公司百強排行榜”上,中國工商銀行以2723億元的利潤總額榮居榜首,這也是工商銀行連續第3年蟬聯冠軍。其后,建設銀行(2191億元)、中國石油(1843億元)、中國銀行(1686億元)、農業銀行(1582億元)、中國石化(1026億元)、交通銀行(655億元)、中國神華(651億元)、招商銀行(471億元)和上海汽車(420億元)分列第二至第十。
華頓經濟研究院院長沈晗耀指出,2011年的中國上市公司百強企業排行榜主要呈現五大特征:
一是我國上市公司百強企業已經回到危機前的常態增長。金融危機發生后,上市公司百強2008年的利潤總額一度下降,自2009年開始反彈。2009年、2010年和2011年,百強企業的利潤分別較上年增加2279億元、5506億元和3206億元。2011年百強上市公司利潤增幅繼續保持兩位增長,同比增長18.2%。2011年的快速增長進一步確認了百強上市企業已經走出危機,恢復了活力。
二是上榜的百強企業不少同時已是世界級企業。百強榜上,名列第一的工商銀行,繼續蟬聯全球賺錢最多銀行、最能盈利公司。名列第三的中國石油取代美國的石油巨頭埃克森美孚,成為全球石油產量最大的上市石油公司。名列第20位的海螺水泥,產能規模位居亞洲第一和世界第二。名列第29位的三一重工是全球最大的混凝土機械制造商。
三是上市公司利潤繼續向百強企業集中,34家企業入圍“百億利潤俱樂部”。2011年,上市公司百強企業的利潤總額為2.09萬億元,占滬深兩地2000多家上市公司利潤總額的80%,較2010年增加3個百分點,上市百強企業日益成為宏觀經濟健康穩定增長的支撐力量。2011年,上市百強企業中共有34家企業入圍“百億利潤俱樂部”,較前年增加6家,表明上市百強企業的能級在不斷提升。
四是高端制造業表現不俗。與2010年排行榜相比較,上海汽車是唯一躋身2011年排行榜新十強的制造業企業。2011年,國內高端裝備制造業企業嘗到了產銷兩旺的“甜頭”,成為業績增速最快的新興產業領域。在2011年百強榜的上榜企業中,有27家名次上升幅度超過10位,其中裝備制造業企業有6家,數量最多。三一重工、中聯重科和徐工科技進入世界十大機械企業行列。
五是京滬深依然是我國上市百強企業的總部集聚地。2011年,北京、上海、深圳分別有百強企業31家,14家和10家,合計55家,占比55%。京滬深的百強總部特色不一:北京是央企總部集聚高地,包括11家國內最具實力的金融企業,以及眾多以“中”字開頭的大型央企;上海是金融和制造總部集聚地,擁有4家金融機構,以及5家分布在鋼鐵、汽車和裝備制造領域的大型制造企業;深圳則是金融和房地產企業的總部集聚地,有4家金融機構和4家上市房企。
來源:中國日報(記者 徐韜滔) 編輯:馮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