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衛生和人口計劃生育委員會近日表示,面向所有就醫人群、所有藥品實施零加成銷售,即取消藥品加成第二階段已全面啟動。同時,提高體現醫務人員技術勞務價值的門診和住院診查費標準。
衛人委稱此舉將既不增加病人負擔,也不減少醫院的合理收益。而由于提高社會醫療保險參保人醫療保險待遇造成的社會醫療保險統籌基金虧空,將由政府財政兜底補貼。
此次取消藥品加成的具體調價方案為:依據醫院等級設置的不同,分級提高門診和住院診查費的價格標準;即在原來的基礎上平均每門診人次提高門診診查費12元人民幣,其中三級醫院的門診診查費每人次提高14元,二級醫院和一級醫院的門診診查費每人次提高11元;平均每住院床日提高住院診查費37元,其中三級醫院住院診查費每床日提高43元,二級醫院住院診查費每床日提高33元,一級醫院住院診查費每床日提高24元。
社會醫療保險統籌基金承擔本市社會醫療保險參保人診查費增加部分,即綜合醫療保險參保人的門診診查費增加部分,全部由社會醫療保險統籌基金支付,不增加門診就醫者費用負擔;住院診查費也全部由社會醫療保險統籌基金支付,不增加住院患者個人費用負擔。農民工醫療保險和住院醫療保險參保人的門診診查費增加部分,按照現行的報銷比例,分別由門診和住院統籌基金支付。
深圳衛人委表示,診查費是體現醫務人員技術勞務價值的收費項目。目前公立醫院醫療服務價格體系未能體現醫務人員技術勞務價值,如門診診查費,主任醫師為8元/診療人次、副主任醫師為6元/診療人次、普通醫生為3元/診療人次。在允許公立醫院收取藥品加成的情況下,這種利益導向機制誘導醫療機構多開藥、開高價藥,使公立醫院、醫務人員與藥品生產經營企業之間形成利益鏈條。
深圳取消藥品加成第二階段工作啟動后,意味著徹底打斷了公立醫院業務收入與用藥數量、藥品價格直接掛鉤的利益鏈條,將為全面遏制公立醫院過度用藥、用高價藥的現象發揮重要作用。合理提高診療費價格標準,使之更好地體現醫療服務合理成本和醫務人員勞動價值,可以使公立醫院通過提供優質服務獲得合理補償。
取消藥品加成費用,提高診查費收費標準,是全面推動公立醫院改革的重要切入點,其意義在于:一是切斷了醫院與藥品生產經營體系之間的利益鏈條,在這種情況下,醫院必然減少不合理的用藥行為,減少過度用藥,降低高價藥品的使用,可以倒逼藥品流通領域規范市場經營秩序,凈化醫藥衛生行業風氣。二是促進醫療機構努力提升優質服務水平和質量。取消藥品加成后,公立醫院的收入將由原來的財政補助、醫療服務收費、藥品加成收入變成財政補助、醫療服務收費;再輔以“打包收費”等醫療服務支付制度,以及公共財政按服務數量、服務質量、群眾滿意度購買服務的補償機制改革,促進公立醫院努力提升技術能力,提升優質服務水平。三是有利于調動醫務人員通過優質服務獲取回報的積極性。改革將促使公立醫院調整內部分配機制,掃除灰色收入地帶,使醫院的收支結構更好地體現技術勞務成本,提高醫務人員技術勞動報酬。
深圳衛人委表示,將密切跟蹤醫藥分開改革后,公立醫院經濟運行狀況,科學測算公立醫院的政策性虧損。而隨著香港大學深圳醫院綜合改革的成功實施,市民將會深刻體會到改革帶來的服務環境的改善、優質服務的提升、診療能力的提高;廣大醫務人員將會深刻體會到改革帶來的執業環境的改善、社會地位的提高、職業價值的體現。隨著改革的深入推進,最終將實現提升醫療服務品質、減輕群眾醫療負擔的目標。
來源:中國日報深圳記者站(記者 陳虹) 編輯:馮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