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特的精神風貌,獨特的辦學思想、獨特的教師群體、校本化的課程體系、高水平的特色項目、個性的校園文化……這些都形成了鄭州市47中學獨有的育人特色。在推進學校發展的道路上,國家級、省級宏志班以及國際部的率先創辦,使得該校在特色教育方面走在了鄭州市乃至全省中學的前列。成為河南教育國際化道路上的一朵奇葩。
記者走進47中校園,正是學校暑期放假時間。放眼望去,亭臺樓榭、小橋流水、依依楊柳映入眼簾,建筑新穎別致,疏密相間,教學大樓素雅、明亮,圖書館、信息樓、實驗樓、演播廳、體育館錯落有致,是一處紅花掩翠草、綠樹拂碧水的學習佳園。一大批莘莘學子在這里度過了三年的高中學習生活后,走進了北大、清華、復旦和交大…… 我們的教育必須要“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面向現代化,從大處著手形成國際化、現代化的辦學特色。”成為郭學勤校長帶領下的47中所追求的目標。辦學十六年,該校以超前的辦學理念和不凡的教學業績令世人矚目。“橫空出世,異軍突起”八個字是鄭州市高中質量評估組給予她的極高評價。
用先進的理念 打造國際型人才
鄭州47中是河南省少數幾個具有聘請外籍教師資格的中學之一,截至目前,共有近50名外籍教師在這里奉獻過。在短短16年時間,該校已發展成擁有116個教學班,在校生7000余人的辦學規模,成為鄭州市最大的公立現代化完全中學。“堅持以人為本,倡導科學關愛,提升教育品質,建設書香校園。”已成為該校先進的文化辦學理念。
張凱副校長認為,為應付高考而學習,為獲取文憑而進大學深造,恐怕并非是最佳選擇。未來的世界,需要具有創新能力、精通英語、了解國際文化習慣的各類專門人才;需要信息科學、生命科學、新材料學等高新技術類專門人才;需要高層次、國際化經貿、金融、保險、法律類專門人才,而絕不僅僅是應付考試的人才。秉承這個理念,學校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采用過渡型雙語教學、英語沉浸式教學和小班化雙語選修等不同的雙語教學模式,并通過外籍教師的幫助和英語角、英文廣播站等形式為學生提供了一個立體的、全方位的英語學習校園環境。雙語教學的最終目標是學生能同時使用母語和外語進行思維,能在這兩種語言之間根據交流對象和工作環境的需要進行自由切換。這與學校培養現代化、國際化人才的目標相一致,與家長和社會的需要相契合。在引進國外先進教學經驗的同時,該校也開始為學生尋找“綠色通道”,走出去,進入世界著名的大學里學習。
搭建國際化的師生交流平臺
2000年開始,學校在全省公辦高中率先創辦國際部。2004年,學校國際部創辦了中新班。2010年,國際部又與外方分別合辦中美、中澳班。將美國、澳大利亞本土課程搬進了中國的高中,使學生在不出家門的情況下學習國外知識,高中三年后拿到雙文憑,為學生建立了一條綠色的出國通道,學生畢業后通過托福、SAT或雅思成績,可直接申請世界名校。值得一提的是,中美班高二學生中,目前已有多名通過了SAT和托福考試。
2007年8月,作為鄭州市對外交流的窗口學校,學校迎來了來自美國的“漢語橋”校長訪問團,該活動已連續開展3年;2007年12月28日,河南省教育廳在該校舉行“漢語國際推廣中小學基地”掛牌儀式;2008年12月5日至7日,全國AFS冬令營選拔活動第三次在該校舉行,來自重慶、四川、廣東、陜西、甘肅以及河南的80多名學生來參加AFS選拔考試。通過選拔,他們有機會到全球20多個國家進行為期1年的交流,學校已通過該項目連續五年派出年度交流學生47人,足跡遍及10多個國家;2008年10月16日至27日,該校的8名學生代表鄭州市參加了在意大利那不勒斯市舉辦的“2008世界和平營”活動。
漫步校園,隨處可見不同膚色的外籍教師和學生與中國師生進行交流的情景,所有的一切都昭示著學校在與國際接軌。現代化、國際化的辦學思想,良好的英語氛圍和美麗的校園環境,已經使47中真正成為了鄭州教育系統開展國際交流的窗口學校。
“教育的國際化,就是用國際視野來把握和發展教育。伴隨著經濟全球化時代的到來,不同國家間的國際交流及文化碰撞變得日益頻繁。如何解決人類共同面對的環境、和平和發展及多元文化共生繁榮等問題,也在召喚著新一代‘地球公民’或‘國際公民’的誕生。正是為了順應這樣的宏觀時勢,我們選擇了教育國際化。”郭勤學校長介紹說。
學校通過多種渠道先后派出20多名教師到美國、日本、英國、新西蘭等國進行長、短期的學習。多名學生直接考入國外著名高等學府。國內外交流頻繁,與澳、加、英、美、韓、新加坡等國家多個學校締結為姊妹學校。每年和意大利、韓國、日本等國家的學生交流多達300多人次。與此同時,學校的教師、學生和世界各地的朋友們朝夕相處,豐富閱歷,提高水平,增進了友誼,推進了學校國際化進程不斷加快。
特色課程促進學子全面發展
學校注重個性培養,特長發揮。2001年校女足以全勝的成績在全省獨占鰲頭;2002年為國家女足輸送5名預備隊員,男足曾獲“圣潔醫生杯”冠軍。學校是“河南省青少年足球訓練基地”,科技、體育、文學、藝術和社會調查,是學生個性張揚,才華展示。學校還成立了演講協會、辯論會、書法協會、美術協會、攝影社、廣播站等學生社團,使學生在校生活豐富多彩。河南省教育廳為充分發揮該校的優質教育資源,批準該校從2003年起開辦"宏志班",面向全省招收優秀貧困生。該校的"宏志班"自開辦以來,成效顯著。2003年9月26日中央電視臺在《新聞聯播》節目中進行了報道。
校長郭勤學介紹,我校秉持著現代化、國際化的辦學目標,為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包容、互助意識的現代中學生而不斷創新辦學模式,豐富辦學內涵。除英語外,還開設了西班牙、日、韓、意大利等語種。國際部的創辦,使得學生的升學道路不再單一,以往學生只能在國內考大學,如今也可以選擇考國外的大學,國際部為學生提供了多校化的升學選擇。
如今,鄭州47中在強校林立的鄭州站穩了腳跟,鑄就了現代化、國際化的品牌。但郭勤學校長對學校的跨越式發展有著更深層的考慮:“河南是中國的第一人口大省,在中國改革開放新的格局中,省會鄭州的國際化進程日益加快,對國際化人才的培養、輸出、引進有著巨大的需求。面對這種形勢,我們要快馬加鞭,再接再厲,47中的發展任重而道遠。”
鄭州47中繼續秉承“現代化、國際化”的辦學理念,把自己提升成為省級示范性高中的佼佼者,進而打造成為叫響中原、知名全國、享譽世界的教育品牌,鄭州這朵“國際花”將會在中原大地上綻放得更加嬌艷!
來源:中國日報河南記者站(記者 常城 李璐) 編輯:許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