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面對99.99﹪的的少數民族學生,也許他這個寶真的是一個“寶”。出到學校他發現大部分民族教師不會講普通話,個別能說幾句,并且不是很流暢。為了幫助民族教師學習普通話,練習普通話,他不惜犧牲自己的時間,每天下午放學后,就給民族教師上漢語課,教他們拼音,筆畫順序,寫字,有時也教他們寫毛筆字。雖然有時很累,但是他說“他很充實,很開心。”或許在這中間他也有點私心,在于他們的交流中他也學會了好多維語,并且與老師們建立了深厚的友誼。
作為班主任的他,他的班上全是維族學生,非常關心學生的學習、生活、安全等。對他來說,學生就是他的弟弟和妹妹,他是他們的大哥,維漢是一家人。有時學生生病了,他就拿自己的錢給學生看病。有的學生漢語基礎太差,為提高這些學生的漢語水平,就利用課余時間給這些學生補課,晚上天黑了,擔心他們的安全他就不辭辛苦再把學生一個個送回家。有時,為了家訪,一天得走30多公里路,到學生家里了解學生在家的情況,同時,把學生在校表現及時反饋給家長。
就是這樣的點點滴滴,這樣的一顆民族團結種植開始漸漸的萌發。和民族教師們唱歌、跳舞,老師們邀他去做客,在庫爾邦節,他就給民族教師們拜年。學生們家里有好吃的也總是會想到他給他帶一點。從老師到同學都愿意把他當做朋友與他暢談生活瑣事。
在學校的這幾年,他偶爾也會樂上一句:“在學校,我就是少數民族!”但是他卻從點點滴滴把民族團結這顆種植,種在了這所校園……
艾爾肯買買提和他的漢族朋友
對于一個人來說,做一件事情并不難,難的是堅持了好幾年……
在紅旗農場就有著這樣一位職工,他樸實、他善良,他用著自己實際的行動,詮釋著一個個感人的民族團結的故事。他叫艾爾肯買買提,一位普通的職工……
這樣的一個故事,還得從2010年9月的一天說起,家住紅旗農場二連的職工谷同力在一夜深睡醒來發現,右半身不能動,導致殘疾,妻子不在家的他生活陷入了困境。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艾爾肯買買提得知這樣一個情況之后,不顧家人的反對,毅然決然肩負起照顧谷同力的責任。
做飯、洗衣服、收拾房子、送醫院看病,像一位親人一樣,只要是谷同力做不了的,他都盡量的幫助,這樣的堅持,一幫就是三年。
如今谷同力病情得到了好轉,生活中也能自己料理,而艾爾肯買買提還會時不時到他家去幫助做些事情,就像親兄弟一樣……
就是這樣一位普普通通的少數民族職工,雖然與他非親非故,而他卻從未放棄自己的堅持。以至于好多人都說他傻。
在生活中,也是當你看到他時,無論認識與否,他總是會對你送上一個微笑。二連那家漢族職工家里困難他都會伸出援助之手,干點利索能及的事情。他家有了啥事也是能看到好多人來幫忙。
就是這樣的一份堅持,如今在二連在二連說起他,所有人都會豎起說上一聲“好巴郎”。
就是這樣一位普普通通的職工,同樣用著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把這一棵民族團結的種子種在了這片土地,讓她生了根發了芽……(記者 毛衛華 通訊員 蘇挺 林鳳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