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全球市場將有大的波動
美聯社2日報道認為,接下來市場將關注這幾個日期:9月6日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宣布買債計劃;9月7日美國公布8月份的失業率;9月12日德國憲法法院將裁決歐洲穩定機制是否違憲;9月13日美聯儲舉行貨幣政策會議。報道說,8月份全球市場總體而言保持平靜,而9月份則將是大起大落的時刻。
德拉吉未參加此次會議,各界預計他將在本周公布一項購買西班牙和意大利國債的計劃,當西班牙或意大利國債收益率達到一定水平時,歐洲央行將出手干預。該計劃遭到了德國方面的強烈抵制。據英國《每日電訊報》報道,德國央行行長魏德曼稱此舉無異于開動印刷機器,向重債國家提供公共資金支持。他強調,歐洲央行的任何新干預行動都是有條件的,即這些國家必須首先尋求歐元區援助基金的幫助,而且接受以緊縮為核心的相關改革計劃。歐洲央行前首席經濟學家和德國央行前行長也紛紛發言,指責德拉吉正在走一條危險道路。
德國《圖片報》還宣稱,魏德曼正考慮是否辭職。在此背景下,德拉吉近日的語氣出現松動,表示歐洲央行將確保價格穩定,并只在責權范圍內行動。但《每日電訊報》表示,德拉吉仍將堅持購買債券計劃,因為如果他食言,市場就會“叛亂”。
美國經濟需進行結構性調整
德國《法蘭克福匯報》大幅報道了英格蘭銀行行長在年會上的發言,暗指擴張貨幣政策是“用昨天的辦法解決今天的問題”。德國《商報》以“伯南克開啟經濟援助后門”為題,指出伯南克雖然沒有明確表示將采取哪些措施,但已經為此預留空間,分析家預計美聯儲可能重啟購買債券計劃,有的分析師甚至預言第三輪量化寬松政策將在9月出臺。路透社評論說,種種議論凸顯央行能力的局限性。
德意志銀行戰略分析師阿蘭·魯斯金認為,美聯儲是否推出量化寬松主要取決于近期的經濟數據。分析認為,從經濟數據來看,近期美國經濟數據繼續走好,不斷復蘇的美國房地產市場依然向好,同時第二季度的國內生產總值數據也向上修正,尤其影響美聯儲決定的非農就業數據同樣好于預期。經濟面對于美聯儲推出量化寬松的推動并不大。
澳新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劉利剛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第三輪量化寬松政策如果推出,對美國實體經濟的影響不大,但對股票市場和有風險的資產,例如大宗商品,尤其是農產品價格的推動作用相當大。從實體經濟角度和新興市場國家來看,美國不推出量化寬松政策是好事。從經濟學角度來看,量化寬松已經沒有太大作用,最重要的是美國經濟應該做結構性改革,包括美國政府應該決定今后如何來解決國債很高的問題。
(本報柏林、華盛頓、布魯塞爾、曼谷、開羅9月2日電 記者管克江、吳成良、孫天仁、王慧、劉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