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種跡象顯示,“穩增長”對信貸的拉動作用依然不明顯,8月新增人民幣貸款預計在6000億元左右,略高于7月。據央行統計數據,7月社會融資規模為1.04萬億元,其中,人民幣貸款增加5401 億元,同比多增485 億元;而企業債券凈融資2487億元,同比多2065億元。
種種跡象顯示,“穩增長”對信貸的拉動作用依然不明顯,8月新增人民幣貸款預計在6000億元左右,略高于7月。
據悉,8月,四大行新增人民幣貸款2200億元左右,加上交行,五大行新增量約為2500億左右,環比表現平穩。與此同時,投放結構相對上月變化亦不明顯。五大行短期貸款和票據貼現仍占據新增量的大多數,對公中長期貸款增長則依然乏力。
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認為,從季節性看,8月新增信貸往往較7月多增。2000 年以來的12年中,僅2001和2008年出現過例外,因為這兩年經濟下行壓力均較大,影響了信貸需求。今年經濟下行壓力雖較大,但房地產、地方融資平臺的貸款需求依然較強,因此8月較7月少增的可能性不大。且從票據市場看,8月初票據轉貼現利率大幅回落。
不過,從7月貨幣信貸數據看,融資依然處于高度受控,8月信貸放量的可能性不大。魯政委認為,若往年規律有效,則今年8 月新增信貸超過6500億的可能性較小,預計8月信貸投放可能落在5500-6500億元之間,中值6000億元。
交行金研中心亦認為,7月新增貸款不多有季初因素的影響,主要是因為銀行在半年末加大了信貸投放力度、甚至占用了7月的額度。隨著這一因素消失,8月新增貸款將有所回升,歷史上8月的新增貸款也往往高于7月,預計新增量為6300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直接融資對間接融資替代作用的增強,目前不少研究機構開始將目光投向債券的發行。
據央行統計數據,7月社會融資規模為1.04萬億元,其中,人民幣貸款增加5401 億元,同比多增485 億元;而企業債券凈融資2487億元,同比多2065億元。
中金公司認為,在銀行受存款和內部風控標準的雙重制約下,債券融資大幅上升,有效彌補了信貸投放的不足,對經濟穩增長影響正面。
債券發行的向好勢頭在8月依然延續。據統計,今年8月1年期以上債券發行量為5917.38億元,同比增長了1416.18億元。有分析人士認為,經濟企穩靠投資,而投資則要靠發債。(周鵬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