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QE3“赴約”消息的提振,上周大宗商品市場漲勢尤為凌厲,猶如打了雞血。
據了解,此次美聯儲宣布每月將在二級市場購買400億美元機構抵押貸款支持類證券,直到美國失業率降至7%以下。也就是說,失業率不降,QE3不止。這一積極信號的釋放使得大宗商品市場上的工業品和貴金屬放量上漲。其中,國際金價上漲2%,漲至1770美元/盎司以上,這也是國際金價持續第4周上漲;相應的國際白銀價格也上漲近3%,至35美元/盎司附近。
受此影響,國內金、銀價格分別上漲4.4%和7.4%。此外,國際原油也創下了5月以來最高水平,上周紐約油價漲幅達2.68%,報收于99美元/桶,在盤中還一度突破100美元大關。國內商品市場方面,滬銅上周上漲6.55%,報收于60370元/噸;滬鉛、滬鋅、期鋼等價格漲幅均在5%左右。除此之外,表現搶眼的還有塑料、甲醇、PTA、橡膠等品種。不過,前期獨領風騷的農產品卻對QE3不“感冒”,相對表現平靜。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宏觀方面利好云集,除了期鋼表現耀眼外,國內現貨鋼價也出現了兩年以來的最大周漲幅。不過,鋼價的上漲卻令市場更加謹慎。有分析人士卻認為,利好刺激使得鋼市在短短的時間內把未來的需求釋放完畢,這將使得未來鋼市更加被動,未來供大于求的局面或難免重演。而此輪鋼材價格上漲的支撐因素主要是期鋼價格短期內的大幅上漲以及消息面利好的推動,這難以形成鋼價上漲的長期推動力,因此市場上觀望氣氛彌漫。
事實上,自上月下旬以來,市場就對美聯儲寬松的政策有所期盼,而隨著時間的不斷臨近,大宗商品市場中有色金屬和能源化工各品種開始鉚足勁多次向上突破。如今,QE3的兌現,著實推了市場一把。但是,此次美聯儲并沒有公布購債的規模和期限,而如若經濟形勢無法得到實質改善,大宗商品的需求將無法得到提振,那價格上漲也是曇花一現。不過,市場普遍認為,由于QE3的推動以及“金九銀十”行情的來臨,大宗商品短期行情還是可期。
記者 舒元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