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更好地幫助和改造監獄服刑人員,北京市越來越多的監獄干警開始學習心理學知識,投入到服刑人員心理建設工作中去。近年來,北京市監獄系統越發重視對服刑人員的心理輔導,試圖讓干警在走近服刑人員的同事,更能走進服刑人員的心里。
北京市監獄管理局心理矯治處處長盧艷艷告訴記者,目前北京市監獄系統已經有超過230人獲得了擁有國家認定的心理治療師資格,這個數字還有望繼續提高。
“每年我市有40到80名干警參加心理咨詢師考試,我們試圖通過這種方式,使我們對服刑人員的心理輔導更專業、更有針對性。我們每個月會開展一次關于心理方面的干警培訓,就面談技術、精神分析進行講解。每三個月還會有一次大型的培訓,我們會邀請心理學專家進行講解。”盧艷艷說。
現在,心理輔導工作已經納入監獄管理體系,并覆蓋了北京市8個監獄。根據規定,每個監獄都配備心理治療室和相關的心理治療器材。
“有些監獄的心理咨詢室里放著綠色的植物,墻壁上還配有畫框;女監區的心理治療室我們會選擇粉色,男監區有的會刷成綠色。”盧艷艷說。“心理治療對于監獄的管理很有幫助。干警學習完相關的心理知識后,對于那些不愿意說話、不接受管理的服刑人員,他們會更懂得如何處理,如何幫助他們。”
良鄉監獄心理矯治室副主任陳永生說良鄉的心理治療室里還配備了“充氣假人”和放松椅,可以在服刑人員情緒波動時作為發泄工具。另外,服刑人員也可以通過治療室里提供的音樂療法舒緩心情。
每個季度,良鄉監獄都會至少舉辦一次室外的心理輔導活動,帶領服刑人員做游戲,以緩解他們緊張、躁動的情緒。平時,該監獄也會就心理健康教育開設一些課程和板報評比,還在每個分監區選擇了一名服刑人員作為干警的心理輔導小助手。
除此之外,良鄉監獄還會定期舉辦心理短劇評比活動,通過表演節目的方式讓參與演出和觀看的服刑人員都能從中樹立積極、健康、向上的改造心態,緩和緊張、焦慮、煩躁等不良情緒,也從維護服刑人員的心理健康角度探討了維護和諧、確保安全的新途徑。這種寓教于樂的方式一方面鼓舞了服刑人員學習心理學知識,幫助他們自我調適心理;一方面也激發參與心理矯治活動的熱情,為今后的心理輔導工作提供了寶貴的經驗,陳永生說。
在9月的心理短劇匯演中,一位現年53歲的、姓徐的服刑人員在演出后對記者說:“我曾經在西北服刑過,回京后才知道母親已經過世。后在2008年又因為詐騙被判刑11年。再次面對漫長的刑期,我一度失去了改造的信心,心理產生了嚴重扭曲,造成破罐子破摔、自暴自棄的心理。在干警的心理矯治下,慢慢恢復了正常生活。我把自己的經歷編成了短劇,希望更多人可以引以為鑒,走出心理陰影。”
另一名姓楊的服刑人員在觀看了短劇表演后說:“我原來是一名銀行職員,因為詐騙被判了12年。看過表演很受觸動,短劇里講的就是發生在我們身邊的故事。現在監獄的干警比我剛進監獄時對心理輔導重視了許多。以前我焦慮的時候不知道找誰傾訴,但是現在我會去心理治療室聽聽音樂。”(記者 曹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