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對自己的口腔健康很有信心,但半年前我發現刷牙或咬硬物時牙齦容易出血,牙縫較以往有所增大,而且口腔異味也有所加重。按我以前的經驗,我覺得只要勤刷牙就會消除以上癥狀。因此,除了早中晚自覺刷牙外,有時候甚至吃完東西我就馬上刷牙。但堅持了一段時間,我牙齦出血和口腔異味的癥狀還是沒有好轉,有時吃過冷或過熱的東西,牙齒還會感到酸痛,甚至牙齦和牙齒交合處還會出現紅腫,請問為什么會這樣?
解答:廣東藥學院附屬第一醫院口腔科主任王玉棟副主任醫師
其實并不是刷牙次數越多對牙齒保護就越好,如果每次刷的方法不對、時間不夠長,不但可能起不到有效的口腔清潔作用,甚至還可能使牙齒出現楔狀缺損。說到刷牙的時間,有條件的人每天早中晚可刷三次牙,或是早晚各刷一次,但建議每次刷牙應盡量在3分鐘以上,保證每個牙面反復刷到三次以上,使牙菌斑黏附牙面的機會大為減少。
另外,刷牙的方法也很重要,包括牙齒的唇頰、舌合面都應觸及,但唇頰面應上下拂刷,不可來回橫刷,因為橫刷極易造成牙頸部出現楔狀缺損。正確的方法是:上下頜牙齒咬合后,用刷毛在唇頰面上下垂直或呈斜45度刷,同時還可輕輕觸及牙齦,以起到一定的按摩保健牙齦的作用。特別需要提醒的是,刷牙的力度一定要適中,因為力量太大會造成牙體組織非齲性損傷,特別是唇頰側牙頸部應力區更應控制好力度,一般是用刷毛輕拂牙面,或僅稍稍加以壓力于牙面即可,千萬別用蠻勁。
除了養成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外,有效地刷牙是減少和控制牙菌斑最主要的方法,但口腔內總會存在如牙齒鄰面等牙菌斑易堆積的部位,以及刷牙難以清潔的部位。因此,建議你日常還可輔助使用牙線或牙間刷清潔牙齒鄰面。如果牙面上的菌斑沒有被及時清除,就會被唾液中鈣離子鈣化形成牙石,機械刺激牙齦,造成牙齦出血等炎癥出現。此外,有可能的話,半年或一年左右進行一次口腔檢查,通過在醫院使用潔牙機潔治(洗牙)牙石,也可幫助減少甚至消除炎癥。
如果你牙齦容易出血、口腔異味嚴重,改善刷牙方式和方法之后仍未能明顯好轉,則應及時治療,以免進一步發展成為牙周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