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玩具店店主坦言:
銷售額是平時的兩三倍
在兒童節的市場中,歷年來玩具經銷商都是最大的贏家之一。今年也不例外,“六一”還未到,無論是玩具專賣店還是各大商場,各式各樣的玩具已經熱銷。
在省城花園西路一家兒童用品店,記者看到,兒童玩具種類繁多,各種年齡層次的品類都有,僅0歲至1歲的早教玩具就有十多種。“原來只有一面墻擺放玩具,現在干脆開辟了玩具專區,”店主王女士坦言,現在“80后”父母為了孩子“很舍得花錢買玩具”,不少像她這樣的商家從中覓得了商機。
記者發現,玩具花樣層出不窮,而價格也不菲。在高新區的一家玩具店,一款嬰幼兒早教的敲打玩具機便宜的八九十元,貴的達二三百元。在一些商場的玩具專柜,價格則更高,在經十路一大型購物商場,毛絨玩具、遙控車等玩具,便宜的一兩百元,貴的則要四五百元。記者看到,一架遙控飛機的標價近千元。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玩具開銷已經成為不少家庭育兒的重要支出,少則一個月兩三百元,多的達到千元以上。“給孩子買玩具,一年得一萬塊左右,”正在花園路一玩具店選購玩具的濟南市民馬女士粗略估計了一下,她告訴記者,“家里的玩具買了一大堆,有些玩具孩子玩了一兩天就不玩了,只好又買新的。”
盡管兒童玩具價格不菲,但玩具市場依舊紅火。高新區玩具店的老板劉先生表示,“六一兒童節快到了,最近給孩子買禮物的顧客增多,”劉先生向記者透露,“從周一開始,這幾天每天的銷售額,都是平常的兩到三倍。按照往年的經驗,六一當天銷售額會更多。”
5 “六一”消費成人化
兒童節圈錢“老頑童”
早在N年前就失去了過六一權利的80后們,有一部分可能已經為人父母。可說起兒童節來,他們恐怕比自己三四歲的孩子還要雀躍。而商家也早已嗅到了這些“老頑童”的商機,自然不會放過賺錢的機會。在省城大到商場超市,小到街頭門店,“成人也過兒童節”、“小兒童大童鞋”等宣傳標語無不在向大人們表達著“圈錢”意味。而大人們也心甘情愿地在六一兒童節中被“童化”。
市民柳小姐準備在兒童節的周末跟男友去游樂場,他們把“六一”作為第二個情人節。“平時工作很忙,基本上逮著個節就過,何況又是兒童節,聽著就開心。”柳小姐對記者表示,自己已經物色好某玩偶專賣店的一只大熊。
在山師東路附近一家創意小店內,記者了解到近期設計另類的玩偶類商品銷量增長不少。“這個中號花熊上了有一個月了,之前銷量一直不錯,考慮到馬上要兒童節了,又向工廠那邊定了50個,之前有不少回頭客推薦新客戶購買,現在離兒童節還有四天,光訂單就已經七八張了。”在文化東路附近的一家小型玩具店內,記者看到一位80后王先生正在試玩一把彈簧槍。“這種槍我們只賣給成人,小孩子玩還真有點不放心。”店主李先生表示。
在淘寶網上,這樣的消費更加火爆。記者搜索兒童節成人禮品,發現像變形金剛、樂高等拼裝模型類玩具的店家都在借兒童節打起了免運費、買贈等促銷活動。“雖說這兩年兒童節逐漸向成人化蔓延是有目共睹的,但從銷售情況來看今年比去年火爆多了。”一網店賣家宋先生告訴記者,5月后眾多皇冠玩具賣家都迎來了下單高峰。“購買人數驟增,同時競爭也激烈,不想辦法搞優惠促銷,客戶就流失了。”
采訪中,省城從事市場營銷工作的“老頑童”馬澤對記者表示,前兩年的懷舊風如今已經退去,手工折紙、鐵皮青蛙、橡皮筋等屬于70后、80后的兒時玩具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商家恢復生產,變得不再那么吸引人了。“有不少剛結過婚的同事都買游戲機,有手柄帶震感的這種,價格在幾千元不等。要是兒童節收到女朋友送這樣的禮物,就太幸福了。”記者從山大路一家銷售游戲機的門店了解到,五月下旬后,該店游戲機的銷量比上月同期增長了兩成左右。“第一現在技術進步,價格比前兩年更容易接受,其次也跟兒童節有關系。”店員孫先生表示。
省城街頭
跟著節日走的商販
隨著兒童節臨近,省城的泉城路附近也變得熱鬧起來,很多攤位上都擺出了玩具來吸引孩子的眼球,王大爺就是其中一位攤主。不過今年五十多歲的他,可是攀著兒童節臨時進貨擺攤的。他喜歡騎著自行車馱著三個黑色塑料袋輕裝上陣,而泉城路不過是他流動攤位的一個點。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王大爺是省城一家事業單位的倉庫管理員,平時工作十分清閑,不需要坐班,于是盤算起用空閑時間掙“外快”的想法。前年六一,突發奇想的他跑到濟南小商品批發市場進了一堆玩具擺起了夜市,第一次擺攤就讓他嘗到了甜頭,之后他就兼職當起了小商販,不過他的攤位并不固定。
采訪中王大爺指著自己的攤位對記者說,別看兒童節只有一天,進入五月份生意就越來越好,節日效應足足能維持一個半月,所以這段時間他進貨目標主要集中在玩具上,不過經過他三年的擺攤經驗來看,周末,家長喜歡帶孩子出來玩,周末在泉城路附近擺攤生意特別好,平時就得去高端社區轉悠,小攤上的玩具價格多在十元、二十元,比起商場便宜多了,只要孩子喜歡,家長一般不思量直接掏錢,“其實這些小玩具的進貨價很低,利潤很可觀。”
“別看這兩天帶著的貨全是玩具,平時我的三個袋子里裝的可各不相同,一般玩具固定有一個袋子,其他的則是小方巾、口罩等小商品。”王大爺告訴記者,三八節的時候,他進了一批女裝,春天風大的日子他主要進口罩,五一節則擺上了太陽帽,“擺攤雖然是小本生意,價格雖然賣不過商場,但看準了日子進對了貨,利潤比率比起商場,可是有過之無不及。”記者唐娜 劉靜 張卓冉 孔蕾
來源:山東商報 編輯:張少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