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十三屆人大四次會議隆重開幕
郭金龍指出,為實現上述目標,今年要重點抓好七方面工作:
一是保持首都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要牢牢把握重要戰略機遇期,鞏固首都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良好局面,為改善民生、調整結構、提升服務奠定堅實基礎。要著力促進消費穩定增長,深入調整優化投資結構,加強價格調控和市場監管。
二是深入推進自主創新和產業結構調整。堅持把結構調整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深度調整產業內部結構,不斷提高經濟的整體素質與核心競爭力。要全力推動中關村示范區建設發展,大力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深入推進節能減排。
三是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堅持統籌兼顧、突出重點,努力辦好惠民實事,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要全面實施擴大就業戰略,完善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全力做好住房保障工作,促進教育事業優先發展,提升醫療衛生服務水平,加快文化體育事業發展。
四是加大統籌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力度。堅持強農惠農政策力度不減,完善區縣功能定位實現機制,加快構建城鄉一體、多點支撐、均衡協調的發展格局。要深入推進農村改革發展,加快郊區城鎮化步伐,努力推動區域協調發展。
五是著力提高城市精細化服務管理水平。立足做好“四個服務”,堅持標本兼治、多措并舉,破解城市服務管理難題,切實增強城市承載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要綜合治理交通擁堵,加強人口調控管理,提升城市運行保障水平,加大環境建設力度。
六是進一步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堅持把改革開放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強大動力,下更大力氣創新體制機制,擴大對內對外開放。要深入推進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努力提高對外開放水平,扎實做好對口支援和區域合作工作。
七是全力維護首都和諧穩定。要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加強民主法制建設,深入推進社會服務管理創新,切實維護社會安全穩定。
郭金龍在作關于《北京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草案)》的說明時,回顧了“十一五”時期首都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情況。他說,“十一五”時期是北京發展史上極不平凡的五年。五年來,在黨中央、國務院和中共北京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在全國人民的大力支持下,成功舉辦了一屆無與倫比的奧運盛會,圓滿完成了新中國成立60周年慶祝活動籌辦任務,全面實現了“新北京、新奧運”戰略構想,首都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歷史性成就。具體體現在:經濟發展邁上新臺階,與2005年相比,六項主要經濟指標實現或大體實現翻番,首都經濟綜合實力顯著增強;人民生活持續改善;城鄉面貌煥然一新。實踐證明,過去的五年是首都經濟社會發展質量最高、綜合實力提升最快、城鄉面貌變化最大、人民得到實惠最多的時期之一。這些巨大的成就,極大地增強了北京作為全國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國際交往中心的服務功能,極大地提高了首都的影響力和競爭力,極大地激發了廣大群眾推動科學發展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標志著首都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階段。
郭金龍指出,“十二五”時期首都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思想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認真貫徹中央對北京市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順應人民群眾過上更好生活新期待,深化改革開放,全力推動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綠色北京戰略,進一步提高“四個服務”水平,努力打造國際活動聚集之都、世界高端企業總部聚集之都、世界高端人才聚集之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之都、和諧宜居之都,推動北京向中國特色世界城市邁出堅實的步伐。
《綱要(草案)》提出了“十二五”時期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居民收入較快增加,城鄉環境更加宜居,社會發展和諧穩定,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改革開放深入推進。
郭金龍就經濟增速、居民收入兩個重點目標和“兩個率先”的具體目標作了簡要說明。
在談到“十二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任務時,郭金龍著重從六方面作了說明:
關于自主創新和結構調整。《綱要(草案)》把自主創新和結構調整作為今后五年的首要任務,強調要努力推動首都經濟走上高端引領、創新驅動、綠色發展的軌道。一是建設國家創新中心,二是提升經濟發展質量,三是構建戰略發展高地。
關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綱要(草案)》提出,要更加注重統籌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全面提升社會服務管理水平,使發展成果更好地惠及人民。一是擴展優質多樣的公共服務,二是建設公正和諧穩定的社會,三是構建適應首都發展的人口格局。
關于首都文化建設。《綱要(草案)》把文化軟實力建設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作了全面部署,明確提出要樹立“大文化”發展理念,充分發揮首都文化、科技、教育等優勢,努力打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之都。一是整體保護歷史文化名城,二是提供豐富多彩的文化服務,三是提升文化創意產業競爭力,四是推動文化傳播的創新拓展。
關于城鄉建設和服務管理。《綱要(草案)》著眼于城市服務生活,從三個方面提出了要求:一是構筑城鄉區域協調發展格局,二是建設系統完善的基礎設施,三是構建精細智能的城市管理。
關于生態文明建設。《綱要(草案)》明確提出了污染治理、綠化美化、節能減排和應對氣候變化的目標任務。一是營造清新城市環境,二是切實加強生態建設,三是共建宜居綠色家園。
關于改革開放。《綱要(草案)》強調,要圍繞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著力推進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不斷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關于加強政府自身建設,郭金龍指出,要不斷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切實轉變政府管理經濟的方式,不斷提高行政效能和服務水平。要切實做好新形勢下群眾工作,注意把握群眾訴求,統籌協調好各方面的利益關系,提高群眾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要深入開展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切實做到清正廉潔、務實為民。
會議審查了北京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草案;審查了市人民政府關于北京市201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1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審查了市人民政府關于北京市2010年預算執行情況和2011年預算草案的報告。
北京市選出的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出席北京市政協十一屆四次會議的全體委員,部分市級老同志,全國人大常委會有關部門負責人參加會議。市委、市人大常委會、市政府有關部門、市高級人民法院及各中院、市人民檢察院及各分院、各人民團體、市屬企事業單位的負責同志,部分中央部委和北京市雙管單位的負責同志列席會議。
來源:北京日報 編輯:楊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