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躍上萬億元臺階 新增財力80%用于民生
陜西省十一屆人大四次會議今日上午9時在西安開幕,陜西省代省長趙正永作政府工作報告。
趙正永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2010年全省上下克服國際金融危機和陜南特大洪災等不利影響,完成了省十一屆人大三次會議確定的目標任務。
預計全省實現生產總值10012億元、增長14.8%,完成財政總收入1800.85億元、增長29.5%,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收入分別達到15695元和4105元,增長11.1%和19.4%,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8.7%,人口、就業、社會保障和節能減排等主要指標全面完成,實現了“十一五”圓滿收官。回顧“十一五”,趙正永說,“十一五”期間,陜西經濟總量躍上萬億元臺階,跨越式發展勢頭強勁;基礎設施得到極大改善;機構調整取得明顯成效;縣區經濟活力不斷增強;統籌城鄉發展力度加大;生態環境發生歷史性轉變;改革開放在重點領域取得重大進展;保障和改善民生投入逐年增加;各項社會事業取得全面發展。
展望“十二五”,趙正永在報告中說,“十二五”的基本目標是努力實現經濟綜合實力、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生態環境保護上臺階,2015年進入全國中等發達省份行列,與全國同步進入全面小康社會。
“十二五”的主要任務是堅持擴內需促發展的政策取向;加快經濟結構調整;繼續加強基礎設施和生態建設;加大城鄉統籌力度;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激活科技教育潛能;建設內陸型經濟開發開放戰略高地。
作為“十二五”的開局之年,2011年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生產總值增長12%,財政總收入增長17%,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以內,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漲幅控制在4%左右,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增長14%和15%左右。萬元GDP能耗下降3.5%,主要污染物排放標準控制在國家規定范圍內。
趙正永代省長在報告中指出,今年將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邁出更大步伐,2011年新增財力的80%主要用于民生,并將重點抓好構建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和社會救助體系、加大保障性住房、棚戶區和農村危房改造、促進就業、解決教育發展突出問題、增強醫療衛生和計劃生育服務能力、創新公共文化生產服務方式、深化平安陜西建設七件事。
報告也對進一步加強政府自身建設提出了更高要求。
本次會議,會期五天半,來自陜西全省10個市和駐陜部隊組成的11個代表團共575名省人大代表參會,審議決定陜西省“十二五”規劃綱要和明年各項工作的主要任務及措施。
來源:中國日報陜西記者站 (記者 張鎖峰)編輯:楊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