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和貫徹的重大戰略思想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不斷發展的開放的理論體系。
科學發展觀提出近10年來,我國持續快速發展,是改革開放以來增長速度快、持續時間長、平穩程度高的重要發展時期,科學發展觀的科學性、創新性、指導性得到了充分彰顯。我們必須從政治的高度認識和理解科學發展觀,把它作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指導方針來堅持;從全局的高度認識和理解科學發展觀,把它作為具有前瞻性、長遠性、根本性的重大戰略思想,貫徹落實到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以及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的各個方面;從戰略的高度認識和理解科學發展觀,把它作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貫徹落實到治黨治國治軍、內政外交國防的各個領域,進一步堅持和豐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全面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
在當代中國,堅持發展是硬道理的本質要求就是堅持科學發展。我們已經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但我國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這一社會主要矛盾沒有變,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的國際地位沒有變。這三個“沒有變”,既是對我國國情的正確定位,也是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方位的科學判斷。它深刻啟示我們:發展仍然是硬道理,仍然是解決我國所有問題的關鍵,而發展必須是科學發展。離開了科學發展,發展的質量和效益就難以保證,甚至會誤入歧途。在前進道路上,必須繼續緊緊抓住發展這個第一要務不放松,通過科學發展來解決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問題,促進經濟長期平穩較快發展與社會和諧穩定。
更加注重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斷加強對以人為本的認識和實踐。推進經濟社會發展的目的,不是單純的財富積累,而是讓人民共享發展成果,實現社會公平正義,促進人自由而全面的發展。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進步,人民群眾的利益訴求也在不斷發展。這就需要我們更加注重以人為本,牢記群眾利益無小事,把實現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落實到改革發展穩定各項工作中去,真誠傾聽群眾呼聲,真實反映群眾意愿,真情關心群眾疾苦,順應各族人民過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著力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走共同富裕道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努力化解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一系列深層次矛盾和問題,不斷加強對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認識和實踐。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一些矛盾和問題不容忽視:資源環境約束強化,投資消費關系失衡,收入分配差距較大,科技創新能力不強,產業結構不合理,農業基礎仍然薄弱,城鄉區域發展不協調,社會矛盾明顯增多。這就需要我們更加注重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努力促進現代化建設各個環節、各個方面相協調,促進生產關系與生產力、上層建筑與經濟基礎相協調,促進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逐步扭轉區域發展和城鄉發展差距拉大的趨勢,形成東中西部及城鄉相互促進、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的良好格局;著力改變經濟建設和社會建設“一條腿長、一條腿短”的局面,大力加強社會建設,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以資源環境承載力為基礎、以自然規律為準則、以可持續發展為目標,加強能源資源節約和生態環境保護,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
正確反映和協調經濟社會各方面的發展要求與利益關系,不斷加強對統籌兼顧的認識和實踐。社會是越發展越復雜,而社會越是復雜,越應注重統籌兼顧、協調各方。這就需要我們更加注重統籌兼顧,善于在推進經濟發展的同時兼顧各個方面的發展要求,把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以及生態文明建設及其各個環節統籌好、協調好,使之相互促進、相互支撐,實現良性互動。特別是在當前社會經濟成分、組織形式、就業方式、利益關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樣化的新形勢下,應認真考慮和對待各方面發展需要,正確反映和兼顧各方面利益要求,最大限度地利用好和諧因素,最大限度地化解不和諧因素,最大限度地集中全社會的智慧和力量,形成共同推動現代化建設的強大合力。
堅決破除一切妨礙科學發展的思想觀念和體制機制弊端,不斷加強對改革開放的認識和實踐。從“摸著石頭過河”到“改革頂層設計”,從經濟領域到政治文化社會領域,今天的改革開放已經進入一個全新階段。胡錦濤同志指出:“當前,世情、國情、黨情繼續發生深刻變化,我國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突出,制約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躲不開、繞不過,必須通過深化改革加以解決。”這就需要我們更加注重改革開放,堅定信心、砥礪勇氣,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方向,不斷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促進我國經濟社會長期健康穩定發展;堅持總體規劃、統籌協調、系統推進,保持改革措施的連續性和配套性;進一步明確深化改革開放的重點和突破口,既著力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突破,又努力使經濟體制、政治體制、文化體制、社會體制等方面的改革創新有機銜接、協調推進,繼續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繼續推動我國社會主義制度自我完善和發展,堅決破除一切妨礙科學發展的思想觀念和體制機制弊端,為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注入強大動力。
來源:人民日報 編輯:于姝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