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子里有了好老師?!?/strong>
近年來,中央財政投入數十億元,實施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師特設崗位計劃、農村學校教育碩士師資培養計劃、師范生免費教育等,吸引優秀高校畢業生到偏遠地區和中西部任教。通過國家級骨干教師培訓計劃,鞏固和提升基層特別是農村一線教師能力。各地還從教師編制、待遇、住房保障等方面采取積極措施,縮小城鄉差距,穩定教師隊伍。
目前我國已基本形成包含資格準入、編制管理、聘任、職務晉升、工資福利、獎勵等管理制度在內的完整的教師管理體系。全國31個省區市已有2412.39萬人取得教師資格。
2010年,農村小學教師為466.95萬人;生師比17.4,比上年減少0.2,比2005年減少2.1。
“把錢花在刀刃上?!?/strong>
教育是對未來的投資,而不是開支。
2012年的兩會,當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講到“中央財政已按全國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占國內生產總值的4%編制預算,地方財政也要相應安排,確保實現這一目標”時,大多數教育從業人員振奮并感動:“奮斗20年,目標就要實現了,我們看到了本屆政府對教育的高度重視?!焙侠砼渲霉步逃Y源,重點向農村、邊遠貧困地區、民族地區傾斜,加快縮小教育差距等等,都成為優先發展的題中應有之義。
2010、2011年,我國兩次提高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生均公用經費基準定額,達到中西部地區小學生均每年500元、初中生均每年700元,東部地區小學生均每年550元、初中生均每年750元。啟動實施“初中工程”二期和農村義務教育薄弱學校改造計劃。繼續實施全國中小學校舍安全工程,不斷改善農村義務教育學校辦學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