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下打工尋恩感恩:山東青年三亞救助15名流浪者
10多年前流落街頭被救如今南下打工尋恩感恩
近日,海南電視臺及《海南特區報》等媒體相繼報道了一位山東小伙在當地連續救助15名流浪者的感人故事,這個小伙就是來自高青縣花溝鎮東口一村的村民韓新風。2月22日,遠在三亞打工的韓新風向記者講述這一切時反復表白:自己的所作所為都是出于報恩——10年前,韓新風流落他鄉時被陌生人相救;10年后,成家立業的他決定邊“打工尋恩”邊行善助人。
10多年前的那段流浪生活至今仍時時浮現在韓新風的腦海中。那是2001年,23歲的韓新風揣著2000元錢打算到福州一所藝術學校學藝,進去了之后才知道是個騙局。當時他已身無分文,最后,餓得實在撐不住了就爬到垃圾箱里撿東西吃,清潔工發現了他并把他帶到派出所。在派出所,一位嘴角有顆痣的女民警為他買來了熱飯,還主動送給他零花錢。可錢很快花光了,韓新風又開始了乞討生活,有一次竟暈倒在馬路上。“不知過了多久,迷迷糊糊中,我覺得有人輕拍我的腿。睜開眼,一位大娘正慈愛地看著我。”韓新風激動地回憶說。老人端來飯菜,拿來藥片,并讓韓新風住到她家里休養身體。臨走的時候,老人還從箱子里摸出一個手帕,將里面包著的78元錢遞到他手里。一對從海南省三亞來福州旅游的夫婦目睹此場面后慷慨資助了韓新風回程旅費,并把他送到車站。“恩人,我一定會來報答您們。”踏上回鄉征程的韓新風含淚許下了諾言。
一晃10多年過去了,韓新風在家鄉高青縣成了家,有了孩子,靠種石榴、賣農資漸漸有了些積蓄。其間,十多年前被救助的一幕不時閃進他的腦海,南下報恩的強烈念頭也與日俱增。2010年,征得家人同意后,韓新風踏上了去福州、三亞“邊打工邊尋恩”的路程。
來到福州后,在當地媒體和公安部門的幫助下,他有幸找到了嘴角有痣、已經調到廈門工作的派出所民警王曉,那位收留他的大娘卻仍下落不明。“印象中大娘70多歲,慈眉善目,她的音容笑貌已深深烙在我的心底,走在哪里我都能一眼認出她來。”有人勸韓新風:老人活到現在該80多歲了,或許去了外地,也或許早已不在世了。可韓新風的信念比任何時候都堅決:“現在不找,若以后老人真的不在了,那才是永遠的遺憾。”
“尋恩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通過尋恩我學會了如何感恩。”在“打工尋恩”的過程中,韓新風還積極地通過行善助人來升華自我,回報社會。2011年6月3日,他走進福州市紅十字會簽署了人體器官捐獻協議,后來又加入了福州及三亞當地的多家公益組織。打工之余,他就與義工們一起去旅游景點、敬老院、學校做慈善義工。
今年1月28日傍晚,三亞火車站,一位衣衫不整的老人蹣跚挪到一個垃圾箱前,瞅瞅四周沒人就翻找起可吃的東西來。眼前的一幕恰好被剛下班的韓新風發現。“這與我10多年前的遭遇何等相似!”他跟隨老人來到一座橋下,給老人送來衣被和飯菜。從老人斷斷續續的講述里,韓新風得知老人是從河南老家走失來到了海南。在民警的幫助下,韓新風終于聯系上了老人的家人。老人動情地拉著他的手不放:“要是沒有你,我怕連家都回不去啊。”
做完好事的韓新風照例回到酒店上班。原本認為做得“天衣無縫”的他卻被記者“逮”了個正著。經媒體宣傳,韓新風一下成了當地名人,而且人們這才知道,在不到半年的時間里,他已在三亞救助了15名流浪者。
韓新風的所作所為深深感動了當地市民和媒體。“要是報紙不報道,我還真不知道自己酒店里竟‘潛伏’著這樣一位善良小伙。”韓新風打工的老板在欽佩他的善舉的同時,為他增加了工資,還獎勵給他一臺電腦。有了電腦,韓新風的尋恩之旅更順利了,當地網友幫他設置了QQ號,開通了微博。更多的網友加入到他尋恩的隊伍中,他所在的義工組織人員也在不斷擴大。三亞當地的幾家媒體甚至準備策劃到韓新風的家鄉高青縣進行挖掘采訪。
“家鄉的父老鄉親們,我在海南挺好的。在這里我被人們稱作‘山東好人’。這個稱號我承擔不起,但也說明我沒給咱山東人丟臉。有家鄉人和外地朋友的幫助支持,我會繼續把尋恩、感恩之路走下去。”韓新風通過電話表達了對家鄉的思念和對尋恩的期盼。(通訊員恒波 衛國 李峰 記者 梁利杰)
來源:海南特區報 編輯:張少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