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英雄 只是恰好碰到
母親
在這之前,吳菊萍是一個普通的上班族。談話中,她一直強調(diào)自己是個普通人,然后她會補充一個后綴說,“但是我們一直很努力地打拼”。
去年,她有了一個孩子,這讓她理解了做母親的感受——在那一刻,毫不猶豫地伸手去接墜樓的妞妞,正是一個母親的本能。
講起自己的孩子,笑容自然而然地來到了吳菊萍的臉上。
4個月前,吳菊萍的孩子患了濕疹。她說,那段日子,她焦頭爛額,有時候甚至急得直哭。
孩子臉上、身上全長著濕疹,天天滲水,很癢,稍微碰一下皮就破了。吳菊萍說,她每天早上5點多起床,8點多去上班;午休時間,再騎20分鐘自行車回家看孩子,給孩子喂奶;6點下班后,她就瘋狂地在網(wǎng)上找治療孩子濕疹的辦法。
吳菊萍說,“太揪心,常常是兒子在哭,我也跟著哭。”
為什么敢伸手去接墜樓的妞妞?吳菊萍說,做了母親之后,她更知道帶一個孩子多么不容易,每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心頭肉,所以“看到妞妞要掉下樓,沒多想,踢掉高跟鞋跑過去,想去接住她”。
老公陳建國則說,有了孩子之后,妻子更加勇敢和有擔(dān)當(dāng)。
說完了這些煩心事,吳菊萍接著說,上班會遇到難纏的客戶,下班要照顧生病的兒子,困難和發(fā)愁肯定是常有的,但這是每個人生活的常態(tài)。
此刻,躺在病床上的吳菊萍,同時想念著兩個孩子,一個是自己的兒子,一個是墜樓的妞妞。她希望能盡快回家陪兒子,也希望妞妞盡快好起來;得知妞妞蘇醒了,而且傷情有所好轉(zhuǎn)后,吳菊萍非常高興,“我們比賽,看誰先好。沒準(zhǔn)她比我先恢復(fù)呢!”
救人的事被媒體廣泛報道后,吳菊萍被譽為“最美媽媽”,還有人稱呼她是“英雄”。
對于這樣的美譽,吳菊萍很高興,但有時也會覺得“太過了”。媒體采訪時,吳菊萍時常發(fā)出清脆的笑聲,并拒絕一些“稍顯夸張的美譽”。老公陳建國說,“她喜歡笑,喜歡有話直說”。
富陽中醫(yī)骨科醫(yī)院副院長金登峰說,吳菊萍徒手接孩子雖然是一種本能反應(yīng),但也是平常道德修養(yǎng)、本性和良知的積累在瞬間的爆發(fā),大多數(shù)的人,在這一刻,或許退一步就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