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日,載人航天工程航天員系統總指揮、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主任陳善廣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接受采訪時表示,在天宮一號與神舟九號載人交會對接任務中,航天員系統有望實現三大創新和突破——突破手控交會對接技術,突破較長時間飛行的航天員健康維護和保障技術,初具規模的航天醫學空間實驗體系以及相關技術平臺的突破。
面臨航天員手控交會對接等四個難點
陳善廣說,航天員系統在本次任務里面,技術狀態的變化比較多,對人的要求比較高,有這樣幾個難點:
第一是航天員要進行手控交會對接,難度很大;
第二是在軌飛行時間長,第一次超過10天,對航天員的身體、心理、操作技能要求更高;
第三是首次女航天員上天,這是一個重要的狀態變化,由此帶來的一系列的產品以及相關的保障都要進行一些改變;
另外,空間實驗內容新、項目多、操作難度很高。
陳善廣說,在突破手控交會對接技術方面,采取了三個方面的措施:
——手控交會對接控制的模式、控制的機構、控制的界面,是否符合人的心理和生理的特點、認知特點,前期需要開展工程學研究確定。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做了大量地面試驗,設計了非常多的方案來進行試驗驗證,為工程部門研制適合航天員手控交會對接要求的工程系統,提出了要求。
——研制手控交會對接的模擬設備,包括對現有的全任務綜合訓練模擬器的增補、改進,把手控交會對接在現有的全任務綜合訓練模擬器里體現,同時還專門研制單項的訓練模擬器,這些模擬的訓練設施,就是要逼真地反映手控交會對接的程序、方式和方法。
——開展航天員的訓練,研究怎么訓、訓哪些科目、按什么標準訓,才能使航天員熟練掌握手控交會對接的技術,具備相關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