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27日)14時42分,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的精確控制下,天宮一號與神舟九號組合體在太空中偏航180度,從交會對接的正飛狀態進入倒飛姿態,建立撤離姿態。據悉,航天員今日將進行首次手控撤離,按計劃于明日返回地面,指令長景海鵬有望首個出艙。而3名航天員在重返地球后,將在專用的醫監醫保直升機上吃第一頓飯。另外,昨日上午,內蒙古四子王旗“神九”飛船主著陸場完成了最后一次綜合演練。
7架直升機參與搜救
主著陸場系統主任設計師呂斌濤表示,返回艙落地后,陸航7架直升機將第一時間趕到現場搜救,包括指揮、通信、搜救、醫監醫保、醫療救護,它們均安裝了北斗導航定位系統,動態信息可實時傳回北京飛控中心。
中國航天員訓練中心副主任、航天員系統副總指揮白延強介紹說,航天員落地后在返回艙內就要進行初步的醫學檢查和確認。地面人員還要對返回艙的氣體、微生物等進行采樣,并回收一些產品。
落地后需適應幾十分鐘
作為最先進入返回艙的工作人員,中國航天員訓練中心研究員、醫監醫保系統副主任設計師劉建中表示,進入返回艙后,除了確認航天員生理心理狀態,還要幫他們進行重力適應性活動,“比如,肢體要適當運動,還有反復站立、再坐下。”這也是從落地到開艙需要幾十分鐘的原因。
劉洋體檢有專門艙室
“航天員出艙后,可能會舉行一個簡短的儀式,然后就把航天員抬到醫監醫保直升機上。”白延強說。機內設置3把傾斜150度躺椅,供航天員換下航天服、體檢、采集唾液等樣本和休息,考慮到女航天員的私密性,機艙后部專門隔出了一個艙室,由兩名女醫生幫助劉洋體檢。隨后,搜救直升機將航天員轉運到機場,用專機送回北京。
與“神七”回收相比,通信直升機是“神九”回收新增加的,可接收飛船在返回地面階段發回的信號。
航天員首餐考慮吃羊肉
“航天員的午飯考慮有羊肉、兩三個蔬菜,還有咸菜。”白延強透露,之所以讓航天員在直升機上吃午飯,是因為航天員在太空的最后一餐到落地出艙時已經過了8個小時左右。“我們也問航天員,可能會有粥、花卷,還可能帶些水果。”
出艙順序靈活處置
劉建中表示,3名航天員誰會第一個出艙,會根據當時飛船姿態和3名航天員姿勢靈活處置。但原則上也確定順序,比如指令長先出,然后是駕駛員,最后是隨艙工作師。“當時排第一個是景海鵬,第二個劉旺。”白延強說,“如果不好操作,那就誰離艙口近,誰方便誰先出。”
晨報記者 韓娜
-花絮
和教員有約 劉洋太空打太極拳
活躍的劉洋在太空中又玩起了新花樣。26日晚上是劉洋在天宮一號值守的第二個大夜班,在忙完工作后,她利用值夜班間隙,展示了一段中國功夫太極拳(見圖)。在央視的電視畫面中,劉洋的動作在失重環境下更顯行云流水、天人合一的境界。
畫面顯示,在忙完飛行器的照料管理、與地面通話結束后,劉洋固定好自己的雙腳,簡單熱身后,凝神靜氣地打起了太極拳。劉洋3分鐘的中國功夫給北京飛行控制中心大廳內緊張值守的工作人員帶來一絲輕松。
據了解,這套拳法不是劉洋的獨創,而是航天員的體質訓練教員專為這次任務設計的。這套動作對身體平衡、姿態控制和心理調節非常有益,同時還可以鍛煉身體各部位肌肉。事實上,在天宮展示中國功夫,也是劉洋和教員的一個約定。
畢業于北京體育大學體育教育專業的仝飛舟是劉洋的體質訓練教員,還擔當陪護崗任務,航天員出征那天,就是她護送劉洋進入返回艙。仝飛舟說,“神九航天員都非常喜歡這個項目,他們說在太空如果有可能的話,會利用業余時間打上一套來調節身心。”
來源:北京晨報 編輯:張少虎